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通用7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差异网的小编为您带来的7篇《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ca (clo)2 、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 :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 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2 ——浅绿色 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 fe3 ——黄色 fe (oh)3——红褐色沉淀 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 fe (nh4)2(so4)2——淡蓝绿色 fe2o3——红棕色粉末 fes——黑色固体
2
铜:单质是紫红色 cu——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 (oh)2co3 —绿色 cu(oh)2——蓝色 [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 、baco3 、ag2co3 、caco3 、agcl 、 mg (oh)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 白色絮状沉淀 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4--——紫色 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 ag3po4—黄色沉淀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o3—淡蓝色气体 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 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sio2 = sif4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红褐色[fe(oh)3]
19.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fe(oh)2]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 (浅绿色)、fe3 (黄色)、cu2 (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空气
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
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3 >ag >hg2 >cu2 >pb2 >fa2 >zn2 >h >al3 >mg2 >na >ca2 >k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2- >i- >br– >cl- >oh- >含氧酸根
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au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o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2co3与alcl3溶液混和时: 3 co32- 2al3 3h2o = 2al(oh)3↓ 3co2↑
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溶液:2kcl 2h2o == h2↑ cl2↑ 2koh 配平:2kcl 2h2o == h2↑ cl2↑ 2koh
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pbo2 2h2so4 = 2pbso4 2h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 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 2e- → pbso4
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 应为: 负极:pb so42- -2e- = pbso4 正极: pbo2 4h so42- 2e- = pbso4 2h2o
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 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12、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 4价的s) 例: i2 so2 h2o = h2so4 2hi
13、含有fe3 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 、[cu(nh3)4]2 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
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38.9c),;熔点最高的是w(钨3410c);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密度最大(常见)是pt。
19、雨水的ph值小于5.6时就成为了酸雨。
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
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
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h2co3 反应式为:hcho 4[ag(nh3)2]oh = (nh4)2co3 4ag↓ 6nh3 ↑ 2h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26、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3、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7、污染大气气体:so2、co、no2、no,其中so2、no2形成酸雨。
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9、在室温(20c)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0.01克的——难溶。
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h地元素。
31、生铁的含c量在:2%——4.3% 钢的含c量在:0.03%——2% 。粗盐:是nacl中含有mgcl2和 cacl2,因为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篇二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 1递增到 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 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专题一 :第二单元
一 、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专题一 :第三单元
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
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
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
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异丁烷)
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
1,离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共价化合物(co2、h2o)
2,共价单质(h2、o2、s、i2、p4)
3,稀有气体(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
金属晶体:一切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专题二 :第一单元
一、反应速率
1,影响因素:反应物性质(内因)、浓度(正比)、温度(正比)、压强(正比)、反应面积、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
二、反应限度(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到达平衡。
专题二 :第二单元
一、热量变化
常见放热反应:1,酸碱中和
2,所有燃烧反应
3,金属和酸反应
4,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5,浓硫酸等溶解
常见吸热反应:1,co2 c====2co
2,h2o c====co h2(水煤气)
3,ba(oh)2晶体与nh4cl反应
4,大多数分解反应
5,硝酸铵的溶解
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5
二、燃料燃烧释放热量
专题二 :第三单元
一、化学能→电能(原电池、燃料电池)
1,判断正负极:较活泼的为负极,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为氧化反应,阴离子在负极
2,正极: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得到电子,生成新物质
3,正负极相加=总反应方程式
4,吸氧腐蚀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气
fe和c→正极:2h2o o2 4e—====4oh—
补充:形成原电池条件
1,有自发的 氧化反应
2,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3,同时与电解质接触
4,形成闭合回路
二、化学电源
1,氢氧燃料电池
阴极:2h 2e—===h2
阳极:4oh——4e—===o2 2h2o
2,常见化学电源
银锌纽扣电池
负极:
正极:
铅蓄电池
负极:
正极:
三、电能→化学能
1,判断阴阳极:先判断正负极,正极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对阴极
2,阳离子向阴极,阴离子向阳极(异性相吸)
补充:电解池形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直流电源
4,构成闭合电路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2q1 q2>4q3 b.2q1 q2
高中化学考点知识点总结 篇三
1、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 和估算法。
(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 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
2、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3、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
4、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5、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的胶体粒子带负电。
6、氧化性:mno4- >cl2 >br2 >fe3 >i2 >s=4( 4价的s)
例:i2 so2 h2o = h2so4 2hi
7、有fe3 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8、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 、hf、ch3ch2oh 。
9、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10、子是否共存:
(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
(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
(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2、fe(scn)3、ag(nh3) 、[cu(nh3)4]2 等];
(5)是否发生双水解。
最全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能力强弱(需要吸收能量)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去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非同一概念,两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cu和zn:金属性是:cu>zn,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1、在一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水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但是ⅰa族和ⅱa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通常是先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然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极少数例外)。
6、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7、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8、依据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去电子变成稳定结构时所消耗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
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 (铵根或铵离子)、k (钾离子)、ca2 (钙离子)、na (钠离子)、
mg2 (镁离子)、al3 (铝离子)、zn2 (锌离子)、fe2 (亚铁离子)、
fe3 (铁离子)、cu2 (铜离子)、ag (银离子)、ba2 (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铜cu银ag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 液]
反应原理2kmno4==k2mno4 mno2 o2↑
或2h2o2====2h2o o2↑zn h2so4=znso4 h2↑
[固( 固)]或[固 液]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 2hcl=zncl2 h2↑
[固 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仪器装置p36图2-17(如14的a)
或p111.图6-10(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p111.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项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化学性质用途
氧气
(o2)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①可燃性:
2h2 o2====2h2o
h2 cl2====2hcl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还原性:
h2 cuo===cu h2o
3h2 wo3===w 3h2o
3h2 fe2o3==2fe 3h2o
二氧化碳(co2)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co2 h2o==h2co3(酸性)
(h2co3===h2o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ca(oh)2==caco3↓ 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h2o
*氧化性:co2 c==2co
caco3==cao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o2==2co2
②还原性:
co cuo===cu co2
3co wo3===w 3co2
3co fe2o3==2fe 3co2
化学现象 篇六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 (黄色)、k (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sio2 =sif4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
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
fe2 (浅绿色)
fe3 (黄色)
cu2 (蓝色)
mno4-(紫色)
有色固体:
红色(cu、cu2o、fe2o3)
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
no2(红棕色)
3元素的一些特殊性质
1、 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元素
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h、be、al、ge。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c、s。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o。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li、ca。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na、ba。
⑥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零的短周期元素:c。
⑦最高正价是最低负价绝对值3倍的短周期元素:s。
⑧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f。
⑨短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大的元素:p。
2、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
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c。
②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或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元素:n。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最高的元素或氢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呈液态的元素:o。
④最轻的单质的元素:h ;最轻的金属单质的元素:li 。
⑤单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br ;金属元素:hg 。
⑥最高价氧化物及其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元素:be、al、zn。
⑦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起化合反应的元素:n;能起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s。
⑧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能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该元素单质的元素:s。
⑨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短周期元素:li、na、f。
⑩常见的能形成同素异形体的元素:c、p、o、s。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七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 no3-、fe3 与s2-、hs-、so32-、fe2 、i-)
③络合反应(fe3 、fe2 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 )、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 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