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优秀10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我与地坛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一、导入
人的生命异常脆弱,当病痛、残疾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独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以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独语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思索和审美
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
颓废、迷惘
指导:"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
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指导: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 显露出 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 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 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
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2、"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 "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 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 离去与来;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学生读课文
本文写母亲,饱含感情,又充
满哲理,要求学生对此作些
评论
体会母亲给了作者生存的
启发
四、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地坛离我家很近 :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 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命观、世界观,从而得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五、自由轻读文中景物描写部分,想象当时的情境,感受地坛在 沉寂、荒凉、萧瑟的表面下蕴藏着的那种醇厚、沉静、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研读--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
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
⑵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抄写文中景物描写部分和作者对生死看法部分。要求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晚自习下课前上交。
2、预习文章第二部分。
《我与地坛》教案 篇二
第一课时
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请同学们用十分钟时间读一读课文。
师: 请根据节选说一说史铁生的经历。
生1: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患了截瘫。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和出路,就经常到园子里去思考,母亲也给了他很多安慰和帮助。在母亲去世之后,他终于发表了小说,并且不断获奖,碰撞开一条写作之路。
师:讲得很好。第一部分初读有些杂,我们需要理出一个线索,这是以事件或是以明显的时间先后为线索的吗?(生:不是)
生2:我认为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师:有道理。不过我认为地坛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感情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有一个变化轨迹,请大家尽量用文中的话表述一下。
生3: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不急于求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师:很好。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找出写地坛的一个关键句。
生4: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里等待了四百多年。
生5:我认为那句只是引出地坛,能统领全文的关键句是“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学生大都同意后者,教师(板书这句话):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打出第三段的幻灯片)
生6:荒芜很明显嘛,是说它显得很破旧;至于不衰败是说里面的动物,哦,还有植物很有生机。
师:我还想再补充一点。荒芜除了残破之外,还跟人们对它的态度有关,当时的地坛无人重视,不管是官方还是百姓。(有学生说,对,人们上下班抄近路才去呢!)说它不衰败是因为它的内里各种生物充满生机,它丢掉的只是——,见学生回答有难度,教师提醒:剥蚀的是什么琉璃?淡褪了什么朱红?学生从“浮夸”、“炫耀”中马上找到了答案,它只是失去了虚荣、浮华。
教师出示幻灯片: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7:地坛至少给作者提供了一个逃避的场所、思考的场所,我觉得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 身影,也更容易看到自己的灵魂。
生8:我认为地坛也有创伤,这能让作者联想到自己,他并不是唯一的受苦者。
师:你说得真好!地坛昔日有何等的荣华,连皇帝佬每年都去祭拜!现在无人关注,而且还有一些肆意雕琢它的人,可它仍然沉静、安详的呆在那里。作者自己的磨难跟地坛的沧桑相比真是渺小的。
生9: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教师打出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品味一下,说说你感兴趣的句子。
生10: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11: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12:我注意到蝉蜕,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13: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学生鼓掌)
生14: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窸窸窣窣的声音?(学生发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给学生一点回味的时间后再交流)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
师: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园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生15读)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16: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有学生窃笑)
师: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学生发表一下高见。
生17: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不少学生在点头)
生18:我还觉得古柏和落叶身上有很好的东西。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教师小结第一部分,略)
第二课时
师:第二部分写母亲为我做了哪些?我所指的不仅仅是事情。
生19:母亲让我去地坛,为我担忧,去地坛找我。
生20:应该是送我去地坛,而不是让我去。
生19:我觉得送儿子是很一般的,但那样理解儿子不限制他去,就十分难得了。
师:我看有道理。找我的部分是十分感人的,大家推荐一个朗读那里最强的同学读一下。(学生21读,众人鼓掌)
师:读这一段,你想到了谁?我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一个男人,他蹒跚着为儿子买橘子(学生中有人小声说是朱自清的父亲,还有人轻轻地背起《背影》);另一个是我的母亲,在我出去读书时,她在家里吃了很多苦,受过很多委屈,但她为了不影响我的学习,在打电话时连一个字也没有提过。说说你家的情况吧,我觉得提到父母我们没有什么羞涩可言。
生22(一个男生):作者的母亲找他却不让儿子看见,懂得为儿子着想;我的妈妈却不会为我着想,总是唠叨。我放假在家时她一天能打七八次电话,我没有办法,就把放电话的房间锁起来。
生23(一个十分文弱的女生)站了起来:我认为他太过分了。我的姐姐在杭州工作,我的爸爸在欧洲,半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我妈一个人在家,很孤独的。我每天都给我妈打电话,虽然每次都要等很长时间,虽然只是说些平常的事情,但我听得出我妈有多高兴。你不能只让妈妈为你想,你为你妈妈想过吗?
生24:我曾经告诉过妈妈,什么时间我肯定不在寝室,不要打电话。前天我有病,八点就回到寝室,刚回去就接到了妈妈的电话。
师:这也许是一种心灵感应吧。母爱的很多内涵,作者当时并没有理解,一个原因是自己年轻、心里痛苦;另一个原因是母亲的爱是默默的、不张扬的。不张扬的爱的表现形式太多了: 可能是你酣然入睡时,她加上的毛毯;可能是你大汗淋漓时,她送上的手巾;可能是你误入歧途时,她无情的责打;可能是你心神不定时,她轻轻的叹息;也可能是你日常生活中,(看了看生22)她不停的唠叨。请学会感受那不张扬的爱。
师:这一部分回忆母亲贯穿着什么心情?
生:痛悔。
师:我忽然想起白居易《长恨歌》的句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不知道唐玄宗能否真到这种程度,但我敢说史铁生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父母还都健在,也许他们不能给我们很多钱,但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回报父母的爱要及时啊!第一步,你要懂得父母那不张扬的爱。(播放歌曲《懂你》,几个学生悄悄地擦着眼泪)
师:我们还是回到课堂中吧。母亲的心理活动,作者何以知之?
生:根据片段记忆设想出来的。
师:这种设想在生活中写作中都很重要,能说说吗?
生25:在生活中有了设想才能理解母亲的不张扬的爱;在写作中如果不设想就只能写母亲如何送我、有时候找我,就不很感人了。
师:说的好,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作文中要敢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家不妨尝试一下。我们再想一个大问题,两个部分,一个写地坛,一个写母亲,二者究竟有什么关联?
生26:二者都对作者生活下去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让作者感悟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一个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爱抚并鼓起生活的勇气。
师:很好。虽然一个是具体的,一个是抽象的,但她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走向自强的精神源泉。下面还有一些时间,让我们欣赏闻一多先生的一首小诗,他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三岁时就夭折了,这是一首悼念诗,听我读一读。
也许 ──葬歌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 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
(学生久久地沉浸在悲哀而优美的意境中,教室中一片肃静。)
(几分钟后)师:今天大家要回家,写一封给母亲的信吧。再见!
[1]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教案 篇三
台州中学
[教学目标 ]
1、体悟母爱的伟大与艰辛。
2、感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想]
课型定为诵读课,采用的手段以诵读为主。这段选文的语言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但是在这堂课里只能忍痛割爱,目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在情感和认识方面得到提升。
[过程实录]
[ppt1:课题名称及史铁生照片,背景音乐为满文军的《懂你》营造一种气氛]
师:一个人可以没有朋友,没有妻子,没有儿女,但他一定有过母亲。史铁生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来,不再去问“我”为什么要出生,不再去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不再去抱怨命运的不公。这当中除了地坛给予的启示之外,还有“母亲”伴行他走过了最艰难的一段路。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路,“母亲”用她的爱和生命支撑起史铁生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今天我们与作者一同去感受母爱的伟大与艰辛吧。
[ppt2:呈现教学目标 :诵读全文,感受母爱,读懂母亲,感悟生命,启迪人生。]
师:大家先自由朗读选文(二),把你认为最能感动你的句子或细节找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生:第三开头这个细节很感人。(读)“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你刚才念“看见母亲正站在原地”,与原文一致吗?
生:原文是“仍站在原地”。
师:你觉得是原文的好还是你改的好?
生:原文好。
师:为什么?
生:“仍”表示站的时间长。
生:“仍”字体现“母亲”对“我”去地坛不放心,还在出神地想事,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师:这事一定与“我”有关,对吧!(停顿)是啊,一个“仍”字,我们可以看出母爱就是一份牵挂,一种担忧。这一细节看似平淡,可在这平淡当中蕴含着的是浓浓的爱意。你的生活当中也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我每次回校时,妈妈都要送我上车,而且总是唠叨个不停。现在,我发现原来这“唠叨”就是爱。
师:我也有跟你一样的生活体验。自己的年岁在一年年增大,父母的白发也在逐渐增多。每年假期我都要回义乌看望父母。每次回来,母亲都要亲自送我到车站,车不开就不肯回家,等车快要开时,她又到大门外站着,看着我们远去。我转过头,总是看见她张望的情景,然后是小心翼翼地横穿马路去等公交车。每每到这情景,我都有一种欲哭的感觉,这是一种幸福。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第二节最后“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我喜欢这句,是因为它写出了母亲是毫不张扬的,是平凡的。母爱就在点点滴滴、平平凡凡之中。
生:我选的是第三段中的这一句,“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原来,母亲的爱是要去设想的,母爱是“痛苦的”、“艰辛的”。
生:我找的是“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自己平时也从来没有为母亲想过,现在我体会到了做母亲的艰辛和痛苦。
生:我选的是最后一句,“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我”走到哪儿,母爱就跟随到那儿,母爱是无处不在的。
师:说得很好,“我”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我”成长进步的每一寸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师:从同学们找的句子看,我们可以发现,你们找的都是“母亲”这条线,“母亲”是如何爱儿子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母亲”的爱都体现在哪。
生:“母亲”的爱主要体现在对“儿子”的理解上。
师:具体说说。
生:如第二节中,写“母亲”无言地帮“我”准备,又目送“我”去地坛时,连用了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和深爱,“无言”二字包含着浓浓的爱意,一切皆在不言中。
师: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节所体现的是“母爱”的深沉,在朗读时应把握怎样的语气和语调?
生:应读得深沉含蓄,充满深情,五个“知道”和一个“不知道”应略读重音。(生有表情朗读第二节,同学们评价说他语气语调都把握得不错。)
生:“母亲”的爱还体现在矛盾、痛苦之中。如第三节,“我”到地坛以后,“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胡思乱想。
师:“我”怎会知道“母亲”在家想些什么?“母亲”对“我”的爱,是否一开始“我”就明白,就有深彻的体会?
生:不是的,是“母亲”去世以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母亲”在家里担忧“我”,是“我”猜出来的。
师:“母亲”在家怎样,日日夜夜怎样想,这是看不到的。不去设想,那是体会不到母爱,也不能完全懂得母爱。通过对“母亲”的矛盾、痛苦、担忧的描写,来体现出“母亲”的坚忍与伟大。“母亲”的爱有多深,“母亲”的痛苦就有多深。母爱总是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方式总是平凡的,母亲的心总是深沉的,往 www.chayi5.com 往要靠做子女的去体察,去设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那么第三节该怎样去朗读?
生:应读得深沉,“设想”后面略快略重,要读出“母亲”的矛盾与痛苦的心理。
师:那你试试。
[生朗读第三节,声情并茂,但过激昂,同学们提议再深沉一些。]
生:“母亲”爱“我”,还体现在常常到地坛找“我”。
师:为什么要找?怎么找?
生:因担心“我”到地坛去会做傻事,怕“我”自杀,虽然“母亲”在家已作了最坏的打算,但总是要当心的,所以要找嘛。怎么找?就是悄悄地找,不让“我”知道。找到了就悄悄、缓缓地离开,找不到就“四处张望”“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步履茫然又急迫。”
师:“母亲”为什么不让“我”知道她在找“我”?
生:因为“母亲”理解儿子,一方面担心儿子,另一方面又要顾及儿子的自尊心,不能伤了儿子。
师:说得太好了。“母亲”懂得儿子的心理,可儿子在那时却不能体谅、回应“母亲”的心。有一回,“我”还故意不让“母亲”找到“我”。多年后,我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真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时,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现在想起来,悔恨之情无以复加。朗读这节语气语调该怎样?
生:读的时候应深沉、缓慢,读出“母亲”的焦急及“我”的悔恨。
[生朗读第八节,同学评价,大多数同学说还可以,读出了感情。]
生:我觉得他读得不够好。如“母亲”四处张望的情景,及找到“我”后“她缓缓离去的背影”,读的时候应慢点、轻点。
[生朗读,同学评价说还是前面那同学读得好。]
师:有时,脑子里想的同实际做的有点距离,我们能听出别人读得好不好,但自己不一定能读好,因此,要想朗读好文章,是要经过长期的练习的。
[ppt3:母亲:
1、帮“我”上地坛:无言目送
2、在家担忧“我”:坐卧难宁
3、到地坛找“我”:悄悄缓缓
读懂: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
师:儿子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母亲”是爱儿子的,难道儿子就不爱他的“母亲”吗?
生:不是的,其实儿子也是很爱“母亲”的。爱是双方的,正因为有爱,所以儿子才会去设想“母亲”的心理,才会去痛悔自己的倔强和羞涩,才会想写小说回报“母亲”,让“母亲”骄傲,才会在事业有成后到地坛去,整日地怀念“母亲”。
[ppt4:我:
1、设想母亲的心理
2、痛悔自己的倔强羞涩
3、写小说回报母亲
4、整日怀念母亲 ]
师:史铁生在“母亲”身上读懂了“苦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也为所爱的人更坚定地生活下去。他从母亲身上读懂了生命的意义。“母亲”理解儿子,儿子读懂“母亲”,这一切都是因为有爱。
[ppt5:
读懂
母亲 儿子
理解 ]
师:命运无情,但生命有情。现在我根据大家刚才的建议,以及我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用深沉、深情、悔恨、思念等感情来诵读全文(节选的第二部分)。
[ppt6:一幅画面,上面两个字“魂牵”,配乐《沉思曲》]
(配这一画面,这一音乐,再加上老师感情的投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引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学生也轻声地一起跟着老师读。当读到第五节“走遍整个园子却怎么也想不通: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他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时,老师眼含泪珠,语调呜咽,读不出声了。学生也已全融入到这氛围中去了。当全文诵读完毕,已有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师:(音乐继续)有人说“母爱是一种没有道理没有代价的爱。”那种爱无边无际,随时准备为儿女牺牲一切,却又不要什么回报,只管无怨无悔地付出。面对史铁生的母亲,面对我们自己的母亲,不管你的母亲在还是不在了,你将对她说句什么?
[ppt7:
母亲,我想
对您说…… ]
生:母亲,请原谅我以前的无知和幼稚。
生:母亲,我想对您说以前是我错了。您工作那么辛苦,可我还向你耍脾气(哭),还跟你顶嘴,妈妈,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师:你母亲一定会很高兴的。
生:(哭,说不出来,停一会后说。)妈妈,我知错了,我不该那样做,那样伤你的心……(说不下去。这位女生在这学期开学第一天就离家出走,一星期后才被父母找回来,回校后一直很压抑,今天,她把这压抑通过眼泪发泄出来。)
师: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你妈妈早就原谅你了,你自己也应从中解脱出来,好好地学习,这才是你对母亲的最好的回报,对不对?(生使劲点头。)
生:母爱是深沉的,含蓄的,我将用我的一生去报答母亲。
师:那么,读完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生:平时,我们要多体谅母亲。
师:(结束语)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不要等到失去才去体会她的珍贵,好好地爱我们的母亲吧。下课!(掌声)
[ppt8:再见!谢谢(配乐《懂你》)]
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目标定位就是体悟母爱,感悟生命,课型设计为诵读课。《我与地坛》这篇散文是篇有很厚重的沧桑感的散文,节选的第二部分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母亲”的解读上。当时设想就是想通过诵读去理解去感悟,想要在“读”字上下功夫的。但选文较长,读完一遍需12分钟,一堂课也只能读三遍,因此,在课堂设计上作了如下安排:第一遍自由朗读,初步感知。让学生找出感动你的句子。第二遍为分线取舍朗读。重点读了文中第二、三、八节,以体现母爱为主线的。让学生体悟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点点滴滴之间,平平凡凡之中”。第三遍是教师的配乐朗读。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灵的碰撞。在前面三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的情感和认识得到提升。此时“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设计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有了前面那么多的感情铺垫和渲染,学生们正沉浸其中,因此,才会那么动情,流着眼泪,发自内心地诉说自己对母亲的感情。能让学生读出眼泪,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最终目标。
在很多时候,感人的文章是要去读的,惟有读才能更好地去体味,去感悟。整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读”还不够充分。教学目标 中最后一条“启迪人生”已来不及深化。在“母亲,我想对您说……”这个环节后,结合谢尔盖•叶赛宁(俄)的《给母亲的信》,让我们同学感受到自己的文字也如同诗人一样有感情,有诗意。但最后这个环节因时间的匆忙而没有做充分,这是非常遗憾的。
语文课堂要充满朗朗的书声,语文课要成为学生最感动的课,我奋斗追求的目标就是要让语文课充满爱。
[1]
《我与地坛》教案 篇四
上课铃……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该谁演讲了?(每节课前三分钟演讲)
张清走到讲台上(不自信地)说今天我和大家一块儿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我先给大家赏析……
(没有投入但学生还是给以掌声)
师:好,张清同学能抓住这首诗的精髓,尤其是尾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大家一块儿读一下。
生:齐读李白《将进酒》。
师:读诗要读出诗味。下面同学们一块背诵一下上节课学的《我的空中楼阁》。
生:齐背《我的空中楼阁》。(朗朗书声)
师:空中楼阁是李乐薇的精神家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陶渊明的精神家园是桃花源,刘禹锡的精神家园是陋室,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呢/
生:地坛(齐声说)。
师:史铁生是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是一个残疾的作家。
师:他怎么残疾?
生:双腿残疾。
师:他什么时候残疾的?
生:二十一岁。
师:对,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让我残疾了双腿,同学们,你们想想假如让你在这个年龄残疾了双腿,你如何感受?
生:(低头不语,一种极不愿意接受的表情)。
师:那么,史铁生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假如我就是史铁生,你想了解我的内心世界吗?
生:想(齐答)。
师:好。下面我们进行一次访谈,你们就是记者,而我就是史铁生,咱开始好吗?
生:好(很兴奋)。
师:因为我的双腿残疾,所以我必须坐下。马凯,请给我一个凳子。
生:(把凳子递给我,含有同情的眼神看着我)。
师:好,从我坐下这一刻起,我就是史铁生了,访谈开始。
生1:请问史先生(学生笑),在你残疾后,你第一个念头是什么?
师: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还会不会有媳妇?(生大笑)。
生2:当你残疾后,最想做的是什么?
师:我曾经一度想到死,并且这个念头很强烈,但最终我没有这样做。
生2:是你怕死吗?
师:非也,是因为我觉得我已悟出: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他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好,我们一块儿读一下(师生齐读)
生3:假如现在有人愿意比如我要捐献给您双腿,您愿意接受吗?
师:(鼓掌)我会非常高兴。但我不能接受,因为就目前医疗水平不可能使我的双腿康复,所以我只能真心的谢谢您的好意。但你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你不可能把双腿给我,如果让你先把双腿给我,你还会说这句话吗?(生笑)所以,爱人者必先爱己。
生4: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您若有幸康复,您最想干的的什么呢?
师:和刘易斯赛跑(生吃惊)。可能大家不知道,我最爱的体育运动是田径,最喜欢和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20xx年3月20日是我永远难忘的日子,因为我见到了刘易斯。
(大屏幕展示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合影)
师:我在1988年写了一篇短文《我的梦想》其中有一句就是写给刘易斯,我写到:你的跑鞋我的梦。
生5:您有没有打算参加残疾人运动会?
师:会的。但是作为啦啦队的人,我会为和我同病相连的人喝彩。
生6:您的将来如何打算?
师:我沉思,我写作,我活着,我写作。
生7:先生,请问您为什么要写作?
师:我的写作是逼的,是为生存找到理由,是为写自己的感受,但我的文字打动了一些人时尤其是一些残疾人时,我就为写作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生8:什么力量使你站起来的?
师:我还在坐着(学生笑)。当然我理解你的意思——是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包括我的母亲,我的妹妹,我的妻子和孩子。
生9:在您的小说中,可以看出您对母亲的爱,但您怎么评价您的母亲?
师:母亲对我的影响很深,她让我感到了她那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但她早早离我而去了。
生9:很不好意思提到您的伤心处。假如让您的母亲回来,您想做点什么呢?
师:我还一如既往的写作。但最想的是让母亲推着我到处走走,那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是母亲最大的快乐。
生10:您这么爱您的母亲,可为什么您却任由母亲去找您呢?您要知道那是很辛苦的。
师:这正是我的母亲的伟大之处。而当时任性的我实在不忍心让母亲看到一个残疾的儿子。我认为我的母亲很理解我。
生10:您的母亲是令人敬佩的。
师:是的。这一点在《我与地坛》里第二部分最后两自然段写得很深刻,让我们一块读一下好吗?
(师生齐读)
师:黑大春有一首诗《圆明园酒鬼》这样写到:这一年,我永远不能遗忘,
这一年我多么怀念刚刚逝去老娘,每当我看见井旁的水瓢我就不禁想起她那酒葫芦似的乳房。
所以我要告诉大家:(庄重地)爱自己的母亲!
而在座的每一位“女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母亲,
“男记者们”要成为一个有爱的父亲。
生11:史先生很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您为什么只字不提您的父亲?
师:(作沉思状)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对不起。
生12:您有孩子,您是怎么教他的?
师:我从来没刻意想过去教育他,他很可爱,我从不打他,骂他,当我在黑暗的房间里写作时,他会打开门从门缝看我,然后他就悄悄跑出去给我倒一杯热茶,我,我还用教育他吗?
生13:您为什么会选择地坛?
师;地坛只是一个偶然,因为我当时残疾后,只想找一个近点儿的,宁静的地方,地坛就成首选了,所以地坛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生14:谈一下对于生与死的看法。
师:培根《论死亡》中有一段这样的话:犹如儿童恐惧黑暗,人对死的恐惧,也由于听信太多的鬼怪传说而增大,其实,随死而来的东西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比如死前的呻吟,死时的痉挛,亲友的悲嚎,然而人类的感情并非真的如此软弱,以至不能抵御对死的恐怖,我早已看透生与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我们谈另一个话题。
生15:写《秋天的怀念》时,您怀着怎样的想法?
师:“秋天是落叶的季节,是归根的季节”,我是想找到一种归的感觉,视死如归的“归”。
生16:您既然对生死看的这么透彻,有没有想过做个禅师?
师:说到“禅”让我想到了释加侔尼,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一出生便是一个王子,后来毅然承担一个伟大的责任,超脱苦难大众。我并不想自比佛祖,但我在地坛里也是“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的感觉,但我不想做禅师,我只追求一种禅意。我也做不了禅师,我对禅的理解很少,弘一法师,海灯法师那才是禅师。
生17:残疾是不是更有利于您的写作?
师:我不清楚,我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但我的残疾给了我更多的沉思的时间,如果我不残疾我可能会和朋友去网吧,去三里屯,通宵达旦狂欢,去体验生活,但现在只能而且很快乐地坐在这里。所以,残疾对我来说是幸福中的不幸,也是不幸中的幸福。
生18:张国荣在事业顶峰时跳楼自杀,您如何说死是一种不必求成的事?
师:对于张国荣的死我不想做过多的评论,但你只关注了张国荣的死,就因为他是名人,您有没有关注山西瓦斯爆炸而死去的几百名矿工,这就是名人之死与凡人之死的区别,有人不想活了,自杀了,死了,死了就死了,那是一种解脱,从屈原到海子,从老舍到川端康成,死的——自然而然。
生19:如果让您做高一六班的一名学生,您会怎样?
师:会非常珍惜,因为我初中没毕业就插队,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我会珍惜的。
生20:最后,您想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师:我有虽不健全但健康的身体,我有健康的心,我活着,我幸福!(铃声响,伴随着遥远而深沉的思想)
师:访谈到此结束,谢谢!(生热烈的鼓掌)
(当我站起时,感觉双腿已麻木)
课后札记: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一直在追寻着这样一种境界:教与学的双方不是以老师和学生的身份出现(因为这两个词限制了很多东西)而是互相激发思维和情感的一个个的人,就像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一样,那才叫教学相长、如沐春风。
巍巍兮泰山,仰止于兹;皎皎兮明月,照我前行。
《我与地坛》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上课教案。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讨论与指导相结合,体味作者传达的感受,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仔细观察纹川地震中图片,体味感受并交流。
二、整体感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
1、“我”进入地坛时的心境?(身体残缺而精神颓废)
2、地坛景物描写有几处?各有什么特点?
第一处描写:古园历尽沧桑露出生命本真的模样,让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而冷落宁静为我提供了思考审视自我心灵的场所;古园的荒芜衰败与作者的失魂落魄不谋而合让我有宿命的感觉,教案《上课教案》。第二处描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微观自然世界,有着勃勃生机,让作者感受到卑微纤细的生命主体在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下并不在乎自己栖身地的荒芜,在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让作者明白包括人在内的每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第三处描写:园子里有冬雪,有暴雨,有秋风,有早霜,有坎坷,有落寞,象征生命是充满劫数的,但亦时时洋溢生命的律动:地坛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但在不断的变化中又显示出永恒的一面:“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的,它们生命力顽强,历久弥坚。这些激励着“我”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勇敢面对不幸,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3、“我”在地坛悟出了什么?我们又该悟出什么?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是一个不再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与地坛的关系: 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我在地坛获得重生人应该成为命运的创造者。与其向命运屈服,不如意气风发地在生活的田野上播种希望;与其空等命运的恩赐,不如通过奋斗去摘取生活田野上的鲜花。人,如果能将个体生命放置与自然大生命的背景之下,往往能获得心灵宁静与归属感,并更深地认识自己的人生。
三、练习:观察图片,写一段文字,写写你的感悟。
四、交流感悟。
五、作业阅读《我与地坛》的其余部分,探究对“怎样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
1、筛选信息,理解把握课文涉及的对生死和亲情的感悟的内容。
2、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3、陶冶学生性情,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研习习文本为主,并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三分钟听乐曲,并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 (《命运交响曲》贝多芬)
简介贝多芬(可让学生自己解说,师明确):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丧失听力。《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同命运勇敢抗争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一位。
二、新课推进:
(一) 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加入中国作协。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二)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1至4自然节,写我与地坛的缘分;第5至7节,写我在地坛的人生感悟。
第二部分,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
第1节为过渡段。第2至3节写母亲为“我”忍受巨大的痛苦,让我们看到一个坚韧而伟大的母亲形象。第4至第9节写由一个作家谈到他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母亲”、“为了让她骄傲”,从而联想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我”创作取得成功,而母亲却不能分享“我”的快乐。回忆母亲多次到园中找“我”。第10节结束回忆。
小结:从内容上看,前一部分,可称为“人与景观”,(我与地坛的故事);后一部分可称为“人与人”(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三) 重点鉴赏,第一部分:
1、品读文章,初步感悟
播放背景音乐《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学生自己品读第一部分。
2、提出问题,交流探究
(此环节建议:提出的七个问题,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全部给出,并可分组讨论,集中探究。)
①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 (你在与之相类似的情况你会到哪里,为什么要去那里?)
明确: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
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时候才是我该来的时候?
明确:“这时候”指“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太阳……”地坛“剥蚀……淡褪……坍圮……老柏树……野草荒藤……”的时候,也就是说地坛已褪去昔日的荣华显耀,略显沧桑,但这种沧桑恰恰是某种生命力的显示,“老柏树、野草荒藤”正是暗示这种生命力的具体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这时来到地坛必然会得到某种慰藉。这正是作者“看到时间、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运的起点。如果不是一个“沉静的”而是一个“炫耀、浮夸”的地坛在等待作者,那对于处在“最狂妄年龄”的作者意味着什么?(可提示学生逆向思考)
③“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图”,这“意图”指什么?
明确:生命的暗示
④“理解了地坛的意图”的作者眼中的地坛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荒芜并不衰败。“蜂儿、蝉蜕、蚂蚁、瓢虫、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课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生存着,这显然也给了作者以启示,为了逃避来到这园子的作者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的。
⑤课文中象这样蕴涵着对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写还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确:六个譬如。
⑥在园子中有了这么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终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园中思考了哪些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1、为什么生与死?2、怎样活。地坛帮他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则不是由他一个人完成,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写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他的母亲。
⑦如何理解地坛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
明确:地坛已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可展开说明)
3、课上诵读课文景物描写部分并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二,重点点拔)
明确: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例析)
三、课堂小结:
《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得人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作家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今天我们所共同探讨的这一部分,讲述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座古老的荒芜而不衰败的地坛最终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课下作业:
1、阅读《我与地坛》(读本)全文。
2、写作实践:仿照第一部分写地坛的相关内容,描写一处与你的心灵家园息息相关的一处地方。(字数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一、新课推进:
(一)研读第二部分,体验母爱。
精读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亲的爱的特点? (分组探讨,结合自身体验)
明确:母爱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有谁能象史铁生那样用心体味母爱呢?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们没有发现她,她当然毫无怨言,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应该是多么大的不幸呀!
(二)提练概括母亲的形象,
明确:2、3、8段。善解人意、疼爱、理解、体谅、宽容、痛苦、担忧、惊恐、默默承受、坚忍……(可让学生自己根据上述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母亲形象)
(三)提出问题,交流探究(以下提供了解读第二部分12个问题,教师可加以选择应用)
1、在第一段中,作者说“给母亲出了一个难题”,你能具体说一
下吗?你曾无意中甚至说因为自己的所谓个性,所谓逆反心理故意竟给母亲出过难题吗?“难题”是哪些?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担心……她只是不知道……母亲的善解人意,母亲对儿子的疼爱、理解、体谅、宽容。对比以及后面的内容则表现母亲在苦难面前的沉重、无助和默默支撑的忍耐。
2、母亲是怎样面对这样的“难题”的?用原文回答。
明确:“这苦难只好我来承担”。
3、从母亲对待“难题”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明确:一位疼爱儿子,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
4、这样的一位母亲给作者留下了什么?用课文原文回答。
明确:“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5、再回头看看前面的那个“遗留”的问题,谁能给出他的答案?
明确: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作者生存的启示:要坚强的承受苦难,要坚忍的活下去。这正是回答作者“怎么活?”的疑问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来写母亲的形象的?为什么这样写?文中几次出现“现在我才想到”、“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之类的话,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并不是直接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心灵的对话,自问自思从我理解母亲对我的爱展开。反复写表明对母亲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彻心肺的悔恨与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文章更加动人。也更自然。
7、读“有一回……”一段,体会其中的意味。
明确:以我的“设想”,描摹母亲在痛苦、担忧、惊恐、不安,默默承担着苦难。我的设想与我的自责,表现了对母爱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读懂了母爱,而读者,也读懂了作者。
8、作者与作家朋友谈到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时,认为朋友的想法过于简单天真了,联系作者发表第一篇小说后的想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对比突出母爱的伟大,突出了母亲苦难的命运,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第五段,这些苍凉的文字来自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这样凝重苍凉的文字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汩汩滚动的热流。
9、作者读懂了母爱,理解了母亲的痛苦,也理解了母亲的命运,体会到了强烈的爱与痛交织的情感,母亲的命运给了作者什么启发?
明确: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坚强。
10、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在最后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
明确: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1、在这些“想到”的内容中,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最后一句:“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我们怎么来理解这些“脚印”“车辙”“我”“地坛”以及“母亲”的关系?
明确:处处的脚印,也就是处处的关爱与牵挂。暗示出我的成长处处都离不开母亲的启发,就如同是地坛给予作者的生命的启示一样,在作者的心里,母亲已经和地坛融为了一体,和作者的坚忍果毅的生命融为了一体。
12、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二、课堂小结:
第二部分写母亲。他爱地坛,更爱自己的母亲,尤其体会到母亲的痛苦与无尽的关爱以后。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因为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忽然截瘫的儿子,尽管她情愿截瘫的自己,可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于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无私的母爱包容着饿儿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儿子走出阴影。但是她终于没等到。儿子成功之日,多么渴望和母亲一起分享。儿子第一次这样为母亲想,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于是,他又摇着轮椅来到这古园,他反复地想,为什么母亲不再等两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复想着同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就像他当初反复思考生命与死亡一样。这时候,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他心中“渗透得深彻”,而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鲜明而深刻”,从而使他对母爱有了更深的体会,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三、课下拓展: (可任选一个或两个拓展,作为课下作业)
(一) 阅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合欢树》,进一步解读母亲。
(二) 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对“苦难”及“人生”又有什么新的感悟呢?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而活?怎样的活?
(三) 回家时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用心灵解读父母的爱。模仿史铁生的语言与风格,注重展示内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议论,把父爱或母爱用心灵记下来。
《我与地坛》教案 篇七
【学习目标】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学习重点】地坛和母亲对作者的生命启示,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思考。
【学法指导】朗读注意体会作者感情;分析概括要紧扣文本中词、句,做到言之有据。
【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生的道理还没弄明白,怎么去理解死呢?海德格尔却说“向死而生”,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ppt)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作家史铁生的心路历程,触摸来自心灵底层关于生命的沉思,感悟沉潜于苦难中对生命的执著追问。
二、文章题目《我与地坛》,但我们知道除了写我与地坛、本文还写了我与母亲。
那么我、地坛、母亲有怎样的关系?地坛和母亲又给予我怎样的生命启示呢?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把握我与地坛、母亲的关系,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上节课,我们通过自读文章,完成了学案自学部分的几个思考题,现在请大家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各自的自学成果。
自学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独立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研读第一部分
思考:进入地坛时,“我”是怎样的状态?(请从文中划出有关信息。)
明确:“我”
(1)“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当时作者21岁,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大有作为的青年时期,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青春,命运骤然改变,苦难突如其来)
(2)“失魂落魄的人”
(3)
“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什么都找不到”(被社会所抛弃,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同学们,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要是我们遭遇这种情况,可能会怎么办?(有学生小声的说会自杀。)师:是的,史铁生曾有三次自杀的经历,可最终都坚强的活了下来。
直到23岁那年的一天下午,他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园子,他的想法慢慢发生了改变。这个园子就是地坛。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园子呢?在这个园子里他又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呢?
思考:地坛有什么特点?(请在文中找出描写地坛景物的句、段,仔细品味体会)
我在地坛获得了怎样的生命感悟?
明确:文中有三处关于地坛景物的描写。
①(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明此时的地坛已丧失了人工的雕琢和外在的浮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是一个历经风雨苍桑后的荒芜古园。这就如作者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失去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失魂落魄、被命运捉弄的“我”也来了,与它相惜相怜(同病相怜)。地坛的荒芜、破败映照我苦闷、绝望的心情。
虽然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虽然现在已无人关注,但是“园中的老柏树却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地坛虽然荒芜破旧,但却仍然透露着一种生命的活力。“那时,太阳·····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地坛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静静地审视自我、思考人生的空间。
②(5段)“蜂儿···;蚂蚁···;瓢虫···;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特点:荒芜但不衰败,在宁静中充满了活力、生气;
地坛中的小昆虫和草木都是自然造就的,它们不能决定自己的生;它们的生命短暂,不能决定自己的死。与人相比,它们卑微渺小,却都能自得其乐的按自己的方式生存着、活动着,都在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它们都能活得自在坦然,去努力发挥生命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生活使命,使“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了生的气息,那么人呢?遭遇挫折与不幸之后,究竟是选择活着,还是选择死去?作者由这些小生命中看到了希望,明白了我们在困境面前不要消极悲观,明白了人可以残废,但绝不能颓废。自己也应该像那些小昆虫和一草一木那样珍爱生命,为世界增添一分活力、一分亮色,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③地坛虽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东西是不能肆意雕琢的。(7段)“譬如……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这些不能改变的东西给了“我”怎样的启示?
有些东西改变了,有些东西不能改变,如果我们往前回溯的话,哪些东西改变了呢?我们不妨把第三自然段和这一段对着读一读,也许会有新的发现。(师生一齐读这两段话)我们把这两段连起来看,感受可能会更深刻一些。
生:生和死是无法改变的,就像地坛里的有些东西,无论岁月是怎样的流逝,它还是那个样子,有些本质的东西无法改变。
生:就是第6段里写到的:一个人,出生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我们知道史铁生来到地坛,一天到晚都想着生和死的事,而这句话告诉我们他有没有想明白?
生(集体):想明白了。
师:嗯,想明白了。但生和死又岂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反复品读,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齐读两遍。
生: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地坛是皇帝祭祀的地方,四百年前它的繁盛和辉煌可想而知,可是四百多年后,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等等,就像作者在二十岁这个风华正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地坛的经历和作者的遭遇非常的相似;可是地坛虽然由盛转衰,但地坛虽然遭遇坎坷,而生命的本质没变,可见作者和地坛有同样的东西。
我觉得他本来一天到晚想死的事情,后来通过和地坛对比,找到了自己和地坛的相同点,地坛是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呢?残疾但不颓废。
师:一天到晚想着死的史铁生来到了地坛,地坛里的生命、生机让他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生死其实没有什么害怕的,他应该去坦然面对,所以他开始思考怎样把剩余的生命活得更加有意义,也就是怎样活下去,为此,他找到一条路——写小说。史铁生说过:写作是为了活着;其实,他走上写作这条路还与一个人有关系,这个人就是
他的母亲。
2。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请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句、段读一读。
明确:(9段)“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从这一段可以看出她确实很理解儿子的,她料想“我”不愿意和她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要求过我;而把等待的煎熬留给自己,独自承受痛苦的折磨,所以说她是一位勇敢、善良、伟大的母亲。
(10段)“在那段日子里……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母亲,总想把最好的留个自己的子女,情愿自己苦,自己累,甚至付出生命;然而这往往又是不能的,也正是这些往往不能的事情看出母亲承受的不是一般的痛苦,而是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但她却又不表露,正如文章中所说的:她是聪慧的,坚韧的。
“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
“找”,她走遍整个园子惶急地寻找儿子,看到儿子后,却悄悄走开。儿子给母亲的难题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方面看护、呵护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
(是的,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们都沉浸在感动中,很多同学都想继续读下去,老师也想读一段。)
第十三、四段,“只是到了这时候,……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这份感动常常令我不能自已,但是,除了感动以外,我们还要能读到这样一位坚韧的伟大母亲给了我一种怎样的生命启示。
这样一位母亲给史铁生以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对于一个深深陷入苦难的人来说,单靠自我对生命的理性认识是不够的,使作者能超越苦难的更为强大、恒久的力量便是母爱。从母亲的身上作者读懂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我”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我”在逆境中更加坚强,找到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如果没有母亲的爱,也许作者就走不到今天。母爱使他在追寻生命的意义的路途上找到了答案,所以,母亲是史铁生人生的路标。
我们能感受到母亲的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本身就启示着我要勇敢的活下去。
三、讨论
请组长带领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要求:
①紧扣文本,同时结合【材料链接】。
②各小组将本组讨论结果及时记录整理。
四、展评
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鉴定、修正补充。
五、解疑
同学们,读到这个地方,我们能不能想一想地坛、母亲与我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第一部分写地坛,而第二部分写的却是母亲,这是什么原因啊?
明确:从内容上来看,前者写“我”与地坛的故事,后者地坛成为背景,写在地坛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与母亲的故事;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多的地方,“车辙”和“脚印”的重合就是一个证据。
从主题思想上来说,地坛帮“我”解决了要不要生的问题;母亲帮“我”解决了怎么生的问题。地坛和母亲都包容了我,给了我生命的感悟。地坛让作者感悟到生命应该乐观、坚强、豁达。母亲用自己的言行让作者感受到生活的勇气。他们都是作者由自伤自怜走向自强自立的精神源泉。对照地坛荒芜而不衰败的景象,作者感悟到“我残疾但不能颓废”,应该像地坛那样,让生命张扬出活力;而对照母亲苦难坚强的一生,作者明白了自己应该像母亲那样,勇敢坚强地面对人生的不幸,让“坎坷”灿烂。
从构思上来讲,地坛是“物”对作者的启示,而母亲是“人”对作者的启示。我们甚至可以说,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而母亲是我心目中的地坛。母亲和地坛构成了我精神的支点和人生的路标,使我从消极走向振作,从绝望走向了希望。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仅仅是表现母亲为担心我而找寻我走了很多路吗?
这句形象地表现了母亲伴随了作者对生命思考,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亲与地坛已合二为一,融为一体了。阅尽沧桑的地坛以宽阔的胸怀静静地接纳包容了曾经痛不欲生的我。历尽苦难的母亲以聪慧坚忍的关爱默默地理解容忍着茫然失措的我。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与地坛》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体悟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景与情的关系。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如何体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语言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2、圈点令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并试作理解。
二、教学导入:
记得有这样一个秋天的黄昏,我的一个学生跟我闲聊,他告诉我,他常常在痛苦至极时对着窗子大吼一声,然后,让那种痛苦的滋味继续浸着心脾默默生活。我听着,我的心里流着酸楚: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是在怎样承受这份磨难啊!的确,一个人独自咀嚼痛苦是一份悲壮,那么,我们还能从痛苦中再咀嚼出一些别的什么吗?然而,历史上有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就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用苦难铸就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取得的高度。我们说他从生命的磨难中体悟出了生命意蕴,读他的书,读他这个人,依然令人感动,富有启迪。
让我们先来粗略地了解史铁生这个人。
三、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片)
史铁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其内涵却极为丰富。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因腿疾住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做了7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1983年因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他的作品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答自己问》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语种,在国外出版。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体味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解读生命,解读史铁生。
四、整体感知。
阅读“自读提示”。(齐读)
五、教师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的确,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文章的第一部分说的就是史铁生和地坛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与景的关系。
1、跳读第一部分,思考:(找出文中关键字词和关键句)
讨论:
(1)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一个人,出生了,……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2)其实,这一段议论性文字实际上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正是史铁生“追寻”的“问题”,即
第一、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也就是说,我该不该死?
第二、我为什么要生?
第三、我应该怎样活?
(3)同时,这一段文字也告诉我们追寻的答案,是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因此生命就应顺应自然,不应消极。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自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行文至此,作者便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园中景物给我的启示。
2、那么,古园的景物是怎样使作者产生这样的启示的呢?
讨论:
(1)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地坛景物的总体特征(请找出文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
宁静
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2)(一学生朗读文段,同学体味语言)思考:这段景物描写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写出了景物的那些特点?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且极富有新意。一系列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运用描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比较:a、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b、门壁上朱红的油漆淡褪了
(3)“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它“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明确:(1)指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而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正与它相怜相惜,因此地坛似乎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4)接着,作者引用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第5段)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
小昆虫卑微不衰败
草木竞相生长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宁静,虽然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景物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新的理解。
(5)所以,景物的描写在表现任务情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能说说这些作用吗/
a、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b、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
其实,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因为世界本身、景物本身也就是生命。让我们来看最后一段景物描写。
3、(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目的?
肆意雕琢不能改变
历久弥坚充满活力以景写味,洋洋洒洒
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景物使作者勇敢地面对痛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永恒的景物,使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于是,作者在这15年中“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于是,在古园中,他又看到了许多别样的人生,对于母亲,他说;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翻了倍的;对于一个漂亮却又弱智的少女,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还描写了一个练长跑的年轻人,他虽然很努力了,但却怎样也得不到他想要的,当他跑了第五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得了第三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第一名的照片,而当他得了第一名是,橱窗里挂的是全体队员环城赛跑的全景,命运总是跟他们开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然而史铁生在这样苦难的命运中塑造了最后的形象:他静静地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即“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挫折,面对不公的命运时,你又该如何呢?
三、让我们继续带着这份思考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从语言、内容上圈点评价,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我与地坛》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 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体会文章第二部分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领悟生命的意义、内涵。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两个问题)
1、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塑造了一位淘金者形象,请同学说说淘金者是怎样的形象?
2、从中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二、你还知道哪些和命运抗争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让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我们今天还要接触一位这样的人他就是作家史铁生。
三、介绍作家作品史铁生
(1951~),生于北京,67年清华附中毕业,69年去延安插队。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教案《教案:》。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合欢树》 《我与地坛》《答自己问》《务虚笔记》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曾一度想到死,他家附近的地坛成了可以“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由死到生的过程中地坛给了他很多生命的启示,他在地坛呆了十五年,他有许多感悟,他把这些感悟用优美的语美写了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四、学习第一部分
让学生默读课文,把第一部分你认为比较精彩的语句划出来,分析精彩的原因。
学生划出的基本就是景物描写三部分,在让学生回答原因的同时,引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学习第二部分
生死问题解决了,剩下的是怎样活的问题,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样回答“怎样活”的问题的。
第二部分在写法上的特点: 人神对话,重点理解一些难懂的句子,
例如:“这是你的罪孽也是你的福祉”
六、结束语:
送给大家一首诗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与地坛》教案 篇十
一、自读要求: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难度又比较大,因此教学中设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进而理解全文。
三、教学用时:2课时(总2课时)
四、教学日期:
教学过程
一、入题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文章比较长。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
1、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
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
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
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开始,史铁生是不理解母亲的,逐渐地,随着思考的深入,随着精神追寻的深入。精神阅历的广泛,随着年龄的增加,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来,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来就是为了承受苦难,在苦难中默默地忍受着命运的重压。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应该怎样活、怎样面对命运、怎样面对苦难的问题,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景物描写,第一,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读。请看这一段:“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这不是写出一种永恒吗?
附:《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而他对这命运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独自来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属于他个人的心境内容。
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
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先是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
他在园子里又遇到一个漂亮但却是弱智的少女(删节部分),再一次感受到“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既然如此,事情也就变得非常绝望了。不幸的命运已经为你规定了承受苦难的角色,那么你还能有什么别的方式来度过你的人生呢?或者说,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救赎之路吗?很显然,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于那个想不透的方式:人到底应该怎样来看待自己的苦难。
史铁生个人的问题其实已变成了众生共同的问题——“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有论者从“平常心和非常心”的关系来看史铁生的写作,所谓“平常心”的根基所在,是指“他把内在的痛苦外化,把具体的遭遇抽象化,把不能忍受的一切都扔给命运,然后再设法调整自我与命运的关系,力求达到一种平衡”。这种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却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这个“所在”就关系到了“非常心”。它是指“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宏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这就是史铁生在这篇散文中最后画出的自我形象了:他静静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关于怎样活着和怎样达到自我救赎的困扰,也终于为所有生命永恒的欲望所涤净,当投入到永无终结的生命之舞中时,对于个体苦难以及一切不幸命运的自我超越就都变成了一种必然。这样一种洋溢着生命本色之美的境界,既成就了史铁生内心的希冀与不舍的探询,也完成了他为文的寄托。为文与为人在此才是真正的一体。整篇《我与地坛》都是那样的和美亲切。
《我与地坛》教学反思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诵读——体悟”法,诵读学生很投入,可是对文中的感情学生很难体悟到。学生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能从地坛中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我要求学生从第5、7节的描写中寻找答案,费了不少时间。分析第二部分时学生虽诵读了,但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悟不到作者对母亲深挚的感情和伟大而深切的母爱。我建议学生找出文中关于母亲心理活动的语句和思考作者对母亲的态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在理解文本时不能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带到文本中去,再有就是学生缺少那种人生经历,不能和文本产生对话。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学生生活中情感缺位了。他们对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已经习惯了,他们已经溺死在父辈爱的潮水中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母爱的无私与伟大了
《我与地坛》读后感
拜读《我与地坛》,起初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因为儿子说需要我写读后感。可是,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被深深地吸引了,有几处让我不禁为之动容。这些年,整天不知所忙地忙碌着,虽然不能说是爱学习之士,但是经常让自己找到读书的状态。可是,《我与地坛》带给我的震撼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作者的执着与坚强感动着我。虽然失去双腿的他曾经在年少时有过失落与暴躁,但是他日日躲进地坛,去深思,去观察,去体味人生……,从不间断,这是多么执着的一种精神,也就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他。面对残肢,面对挫折,风华正茂的他从彷徨走向沉着,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用艰辛的劳动成就了自身的价值,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的启迪。做为身体健康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却经常会因为一些琐事,甚至为了官位而自寻烦恼,相比之下显得如此渺小。
母爱的伟大无私震撼着我。作者的双腿瘫痪给了他痛苦的青春,这注定了他母亲痛苦而短暂的一生。当他年少无知,自暴自弃时,他母亲所承受的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她用自己的不动声色,去放纵他、去呵护他,因为他母亲知道未来的路需要他自己去闯。也许作者现在的成就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可是她短暂一生承受的痛苦在天堂能释怀吗?作为已为人母的我,经常认为自己是一个很称职的母亲,为了孩子的生活学习操劳着,甚至为了儿子可放弃官位与金钱,以为这样自己就很伟大了。但是和作者的母亲相比,我付出的又算得了什么呢?!在我心底,孩子的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最重要的,可是有时对孩子的缺点不能耐心地引导,对孩子的一些习性不能平和地接受,甚至有时因为孩子考试成绩不好,会暴跳如雷。虽然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愿意孩子多学知识,为将来的就业生存打好基础,可是由于方法不对,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影响母子的感情。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的我,胸怀还不够宽大,对孩子的付出,没能做到任劳任怨。随着岁月流逝,孩子的长大,我会加强与孩子的平等交流,在平和心态下享受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趣。
作者的博爱感染了我。虽然作者自身残疾,可是对生活的热爱流露于笔尖。如果没有爱,他不会发现地坛的内在;如果没有博爱,他就无法观察数年来地坛的变迁,以及每一位进出地坛人的特点,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情感升华到博爱的人,才能那么细致地观察一切,精心地记载一切,用美丽的文字描述一切;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能感悟出人生的意义,从痛苦境地爬过,走向光明;只有心底有爱的人,他才会如此懂得感恩,知道忏悔,才能勇敢面对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才能把一切写出来,让世人得到教育与启迪。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很多人,不可能事事称心,处处如意,需要我们坚强,需要我们都有一颗平常心,一种平和的心态,学会面对,懂得感恩。记得有句禅语道:“当你抱怨自己的鞋不好时,却发现有人竞没有脚。”所以不管是已经工作的母亲,还是正在苦读的儿子,都要尽心尽力地去付出,这样才可以拥有无怨无悔的快乐人生。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10篇《我与地坛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