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7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发布时间: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这次差异网为您整理了7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差异网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万以内加法的计算应该比较容易掌握,稍有困难的是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中连续进位的加法的口算和笔算。为此,本课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通过情景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三位数加法中的连续进位方法。

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十年前我去动物园参观的情境激趣引出课题,与今天再去逛时情境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整个课堂我创设小动物参与的环节,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我通过情景创设十年前逛动物园的情境,与今天学生再逛动物园的情境作对比,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引入今天的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课件出示青山县野生动物园相关数学信息。

(1)思考并回答:对比同一个动物园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2)提出数学问题。

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独立计算。

(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口算 数线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尝试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小老师板书,讲解)

3.小狮子先知道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你愿意告诉它吗?

4、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补充课题) 6.。 趣味练习,评选动物园环保之家(板演)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这一环节设计了帮森林医生啄木鸟找对错,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两个环节,目的是为了对今天学习的连续进位的加法进行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平均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初步体会

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活动操作,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形成认真

观察,独立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的操作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这是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光头强、熊大、熊二,光头强现在不砍树木了,他和熊大、熊二成了好朋友。光头强好多天没见到熊大、熊二了,怪想他们,于是就买了些糖果,打电话邀请熊大、熊二来吃糖。可是只有6块糖,怎么分呢?

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出示例1:把6块糖分成3份,分一分。

1、自由分糖果。

(1)、仔细观察,明确要求。(把6块糖分成3份,有几种分法。)(2)、各小组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学具6个圆片代替糖果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小组内交流分的方法,看哪个小组的分法多。)

(3)、各小组汇报情况。

分法一:第一份和第二份都是1块,第三份是4块。

分法二:第一份是1块,第二份是2块,第三份是3块。

分法三:三份都是2块。

2、理解平均分。

(1)、仔细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分法的多样化。

(2)、引导学生对比这三种分法,明确哪一种更公平,并说明理由。

(第三种分法更公平。因为第三种分法每份都同样多,不会出现争议。)

(3)教师小结: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课题)

(4)、反馈练习。

①、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页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预设第一种分法和第四种分法是平均分,因为第一种分法的每份都是3块,第四种分法的。每份都是4块,所以是平均分。其他的分法不是每份都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8页2题,然后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结果的。

预设一共有16片枫叶,每4片一份,平均分成了4份。

(5)、说说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出示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能分到几个呢?

1、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组织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8根小棒代替橘子,动手分一分,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2)、汇报分法。

分法一:先每份分1个棒,然后每份再分1根,直到把18根小棒分完,每份分了3根。

分法二:每份先分2根,然后每份再分1根,正好分完,每份分了3根。

分法三:每份分3根,正好一次就平均分成了6份。

(3)、学习表述平均分。

出示例2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分的,再看看图中是怎样表述分的结果的,然后引导学生按“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的形式说一说分的结果。

(4)、反馈尝试: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巩固平均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分法的多样化,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有效结合,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

三、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什么收获呢?

四、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巩固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

3、师生一起小结。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拨一拨,数一数以及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书的顺序,会数会读万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学具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拨一拨、数一数、说一说读数和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认一认 拨一拨

看书24页 了解算盘的历史 结构进一步理解数位顺序

三、练一练

1、完成书25页第2题

(1)同桌合作 一个同学拨,一个同学读

(2)各自填写书上的空白

(3)学生完成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人文精神

(4)学生上台板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试一试

(1)看一看书上的内容,说一说对2128的理解

(2)还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吗?

(3)交流千位上的2 和十位上2个表示什么意思

(4)仿照举例说一说

3、完成书25页1题

4、做数学游戏:谁的第一

(1)学生看图 说说看到了什么,得到什么信息

(2)怎样算出机灵狗得了多少分

(3)同样的方法计算淘气的了多少分

(4)说说谁的第一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随堂作业

1、从九百八十,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

2、从一千零二,一个一个地往回数,数到九百九十六

板书设计:

2128=20xx 100 20 8

计数器表示

方块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顾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除法竖式,掌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学具准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淘气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看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独立思考解决。 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讨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顺序: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熟练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顺序,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能填几?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后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五

总的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结合分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并能解决生活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结合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数,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并能结合实际,对万一内的数进行估计;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万以内的数的数进行表达交流,会用词语或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 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空间与图形

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定方向,能辨别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位子;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侧一些物体的长度。

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能认识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

统计与概率

经历简单的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

会读统计图表,会在方格纸上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一个单位);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作出一些简单的预测。

实践活动

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应用。

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苹果

教学目标

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教具:苹果实物、盘子、课件。

学具:小圆片。

切入举偶

谈话引入。

星星幼儿园又到分水果的时间了,猜一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水果?

看来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别多。不过,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水果之王苹果。

谁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苹果?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学习数学知识—平移和旋转。(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1)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

(2)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3)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类?怎么分的?

(4)自己先分一分,有什么困难再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1)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a: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

b: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2)举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了解平移、旋转特征。

(3)用学具在桌面做平移和旋转运动。

小结:通过观察,举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物体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建立对平移的多角度感知,建立比较丰满的表象基础,为揭示概念做好准备。

3、练习(课件出示p41页方格图)

(1)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2)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3)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你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学具上移)

(4)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5)教师演示,学生回答。(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6)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你们会移吗?

(7)判断哪一条小船是向右平移4格后得到的?(课件出示课本p43页第一题)

(8)哪几条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课件出示课本p44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并说一说,比一比,这样手脑并用,学生效果就更明显。

二、综合练习

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课本p43页第三题)

2、欣赏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的这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鼓励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课后活动

应用平移和旋转做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对新课的理解,用实践来感知平移、旋转的奇妙。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七

一、学情分析目的

课前利用尊龙凯时一人生就是博官网的技术支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学生对“角”的认知基础,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真切地了解学生地学习难点,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地教学目标,选择合适地教学策略,设计有趣地教学活动,使课堂更高效、精彩!

二、学情分析内容

1、教学主题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第一课时《认识角》。

它也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标一标、比一比等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识角。学生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东彭留小学二年级学生

(1)在认识角之前,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知道生活中的墙角、桌角等。

(2)学生不知:生活中物体的角与平面图形角不尽相同,更不知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平面图形角的含义,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在活动中探究出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3、教学重点分析

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角的概念,结合生活实际,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读法,记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对于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学情分析工具与方法

1、学情分析工具:word文档、微信、问卷星软件。

2、学情分析方法:

(1)利用网络收集有关“认识角”的问卷调查,认真研究题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题目,制作出适合本班学生的问卷调查。

(2)利用问卷星软件发布问卷,在微信群里发布二维码,让孩子们完成问卷内容后提交。

(3)登录问卷星后台,查看答卷数据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设计做出调整,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实际学情。

四、结果呈现与分析

(一)结果呈现:通过问卷星的结果反馈。

(二)调查结果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5道题,分别是:

(1)你认识“角”这个图形吗?

(2)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角?

(3)下面哪个角大?

(4)一条红领巾有()个角,数学书地封面有()个角。

(5)关于“角”你想学习哪些知识?

从第一题,第二题和第四题的统计数据来看,学生对“角”一词的知晓度上,90%的学生从不同场合听说过,在日常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缺乏深入观察和思考。第三题,角的比较大小65%的学生选择是错的,认为“角的边越长,角越大。”为了突破学生的认知,解决这一难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直观操作叠合的方法,再加上多媒体的演示,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第五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75%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方向,选择随老师课堂安排。

五、调查结果对教学的启示

其一,直接面对学生认知现实,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修正原有认知经验;

其二,调整课堂上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设计有趣的操作活动,突破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口大小有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7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305 1652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