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伤仲永》学案优秀4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课件(courseware)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4篇《第23课 《伤仲永》学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课 《伤仲永》学案 篇一
第23课 《伤仲永》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2.(1)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2)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难点:
(1)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2)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相关链接: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 一。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 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 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 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伤仲永》是 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预习检测。
1.填空。
(1)《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其字介甫,晚号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家、思想家。
(2)本文是一篇 ,它是 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常常借一件事来 。
2.注音。
隶( ) 扳( ) 谒( ) 邑( ) 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
二、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
3.点名朗读,师生评议。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白话文,并将不懂之处标出来,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翻译课文,其他成员可进行 补充。
三。合作探究。
翻译下面句子。
(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5)余闻之也久。
(6)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课堂测试与作业。
1.背 诵课文。
2.完成课文书上“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自主学习。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贤于材人远矣
2.词类活用。
①邑人奇之。奇: ②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②父利其然也。利:
3.重点词语
(1)世隶耕。隶: (2)未尝识书具。尝:
(3)并自为其名。为: (4)指物作诗立就。就:
(5)稍稍宾客其父。稍稍: (6)或以钱币求之。或:
(7)环谒于邑人。环谒: (8)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9)泯然众人矣。泯然: (10)受之于天。受:
(11)贤于材人远矣。贤: (12)得为众人而已耶。得:
4.对文中的“之”“于”“其”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
① 忽啼求之: ② 借旁近与之:
③ 余闻之也久: ④ 不能称前时之闻:
⑤ 卒之为众人:
于:
① 环谒于邑人: ② 于舅家见之:
③ 贤于材人远矣: ④ 受于人者不至:
其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稍稍宾客其父:
三、合作探究。
1.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可加入自己的见解、评价。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
四、课堂检测与作业。
1.摘抄有关“天才”名言警句五条,并背诵。
2.课外收集被人誉为天才的例子,探究他们的成长奥秘。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二、自主学习。
用原文 填空。
1.仲永的天赋才能从哪些事情上说明,请列举出来。
2.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 ”;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 ”;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 ”。
3.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 ,其具体做法是 。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 。
三。合作探究。
1.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4.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5.学了本文,你有何感想?
四、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
课 《伤仲永》学案 篇二
5、
语文组李庆宝
上完了这节课,我和学生们一样,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顺畅如流水。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两个月不懈地训练及反复的强调,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具体授课过程中,又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小组的合作学习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对一些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王安石变法”,与教学内容无关,但又不能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则留给学生自行探究,培养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习惯。
2. 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
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纵横驰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诵读与积累是我的文言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除了强调诵读外,我还十分注意指导同学们对知识进行积累,归纳整理,对学生在课堂上能自觉“温故而知新”的大加赞赏,意在让学生们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并能做到举一反三。
4. 多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各种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讲故事,复述故事,谈感想等。
课 《伤仲永》学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本文两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作者详写第一个阶段,力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然后简略地写后两个阶段,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曲解作者在本文想强调的“后天受教育重要”的观点,不要把“主观努力”与之混同。
学情分析:
铁二中属于重点中学,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好,预习作业会完成的比较顺畅,他们能够查阅大量资料解决一些相关问题,能够对照注释翻译课文,能够配合老师积极发言,但发言的内容有不定性。
教育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星椤⒂锲岣叨晕难晕牡睦识痢⒗斫狻⑸臀瞿芰α?
2、过程和方法:指导学生准确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并能复述故事,感悟故事。通过充分的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积累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不作特别设计,随意一些,但要让学生感觉自然贴切。
二。 作者介绍
展示学生预习查资料的成果,但注意其表述,要有具体的要求。
三。 朗读课文
给予必要的指导,如字音、停顿、节奏、感情等。
四。 积累实词
常用的总结规律,生僻的辨析清楚。
五。 复述分析
评析复述的过程,即分析教材的过程,即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的过程。
六。 深化理解
就方仲永的悲剧,谈自己的想法。见仁见智不束缚学生,巧妙引导,不着痕迹。
七。 小结本课
不必面面俱到,突出主题则可。
《伤仲永》课堂实录
一。 导入新课
师:刚才在课下就有几个同学聊方仲永的故事,甚至还聊到了现代版的方仲永,看来大家不但熟悉了课文,而且还查阅了不少资料,也挺有自己看法的。那我们就来展示一下预习的成果吧。
二。 介绍作者
师:谁能简略地介绍一下作者?
生:【出示幻灯一】王安石,文学家和政治家,文章写得十分出色。二十岁中进士,曾积极推行变法,后新法被废,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生:请大家注意大屏幕,我查阅了作者王安石的生平。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师:介绍得言简意赅,又配有作者画像和文字,真可以说是图文并茂,让我们对作者有了大致的了解。还有谁想补充?
生:他还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所以被欧阳修赏识呀。
生: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京口瓜洲》。
师: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我们一块来背诵。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我还会背王安石的《梅花》。
师:那试试?
生: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同学们鼓掌)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
生:不是,是自己喜欢,我妈妈就让我背下来。
师: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过,你的家长也教子有方哦。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要多读多看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歌,遇到自己喜欢的片断不妨背下来,久而久之,我们的文学素养就会提高。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王安石采用随笔的形式写的一篇文章,这种文章往往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那么,作者在《伤仲永》中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阐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呢?这个问题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再见分晓。
三。朗读课文
师:学习文言文,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那么朗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字音:
师:有拿不准的字音吗?
生:(摇头)。
【出示幻灯二】 易读错的字: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师:尽管大家预习得不错,老师还是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哪些同学愿意区分一下?
生:“即”读jí,“立刻,就”的意思。容易混淆的字是“既然”的“既”。
生:“为”读wéi,是动词“写上”的意思。容易与介词“wèi”混淆。
师:分析得很好,后一个字谁来分析?
生:老师您帮我们分析一下吧。
师:好。“夫”,名词以外读“fú”,这里有指代的意思,指代那些本来就平凡的人。这种用法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还会常常遇到,同学们注意积累。
师:除了字音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节奏。
师:有问题吗?
生:不明白课后例题中“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停顿的原因。
师:谁明白?
生:这样停顿是保持了词语和短语的完整性。
师:解释得好。
生:“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怎么停顿?
师:谁能解决?
生:应该读“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师:很好,这是根据语意的停顿。还有么?
生:最后一段中“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生:我认为应该读“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也是根据语意停顿。
师: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师:朗读文章除了注意字音、节奏,还应该注意什么?
生:作者的感情。
师:什么感情?
生:哀伤,惋惜。
师:何以见得?
生:从标题和最后一段得知。
师:你能读一下最后一段么?
生:(朗读)
师:读出感情了么?
生:基本上读出了,哀伤、惋惜之情有了,但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种强烈的语气,因为最后一个句子虽是问句,但却是督促人们学习的,所以语气应该强烈些。
师:分析得好,你能读一遍么?
生:(朗读)(大家掌声)
师:好,我们来归纳一下朗读应该注意的点
【出示幻灯三】 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找准停顿
拿准语调
读出语气
师:同学们根据这些点,在下面各自朗读一遍,然后集体颂读。
学生各自朗读、集体颂读。
四。积累实词
师:现在我们分组讨论,目的是解决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字词句等问题,疏通文意,准备复述。如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会儿可以请求帮助。(学生讨论)
生:“贤于材人远矣”中的“贤”和“如此其贤”中的“贤”一样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能解答呢?
生:这两个“贤”不一样。前一个“贤”是胜过、超过的意思,后一个“贤”是聪明、聪慧的意思。
师:我知道前一个“贤”课下有注释,后一个“贤”的意思你从哪儿得知的呢?
生:前几天预习时我查辞典了。
师:好习惯。看来好习惯带来好效果,希望同学们都有这种学习的习惯。
师:一个“贤”字,本来的词性是——
生:形容词。
师:在“贤于材人远矣”中变为——
生:动词。
师:这种词性的改变在文言文中很普遍,我们分析这个词的时候,要根据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再来确定这个词的意义。这篇文章中还有这类的词吗?请找出来。
生: “父异焉”的“异”;“邑人奇之”的“奇”。
生:“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父利其然也”的“利”。
师:很好。如果词性的变化掌握了,那就更便于我们理解课文,更便于我们准确的翻译课文了。课下注意积累这样的词语。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或以钱币乞之”的“或”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这个“或”是“有的人”的意思。
师:你的解释是对的,但为什么不是“或者”的意思?
生:在文言文里没有这个意思。
师:真的吗?那同学们以后可要关注这个词了,看它还有没有其它的意思。还有问题吗?
生:“卒之为众人”的“卒”怎么解释?
师:谁来解答?
生:是不是和“卒章显志”中的“卒”用法一样?
师:一样吗?
生:“卒章显志”中的“卒”是完毕、结束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成了﹍﹍(同学笑)
生:这里应该是“最终、终于”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
师:这样就解释通了。其实,刚才同学们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应该注意的一词多义的现象。遇到这类词语,要注意将词放在句中多比较、多分析。
师:还有问题么?
生:(摇头)
师:那现在我们可以对分析实词的方法进行如下归纳:
【出示幻灯四】 实词分析注意:词性改变看语境
一词多义要比较
五。复述分析
师:对于课文我们应该很熟悉了,哪位同学来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生:(复述)
师:复述的如何?
生:还不错。
师:具体讲——
生:优点是复述的很流畅,缺点是有的重点词语漏掉了。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复到舅家问焉”的“焉”是代词,代方仲永的情况,她没有提到,让人不知作者问什么。
师:评价的很中肯,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生:她的复述也有合理的想象。
师:比如——
生:“传一乡秀才观之”,原文并没有“大家都惊叹不已”,可是她加了,我认为加的好,这样就从侧面表现了方仲永的才华,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师:评价的真好,既发现了同学的长处,又让大家深入了解了课文。
师:那么,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大家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生:本文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期间才能发展的变化过程。
生:本文讲述了天资聪颖的方仲永,由于不学习,最终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师:是他不学习吗?
生:本文讲述了五岁神童方仲永,其父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矣。
师:谁能用白话概括得更简练明白些?
生: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故事。
师:非常精辟。这句话中有个很关键的动词——
生:变
师:那么,我们来看看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师:原文怎么说他才思敏捷,天赋极高?
生:“书诗四句”“自为其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师:真乃神童。作者不惜笔力尽写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有何用意?
生:为后文写他的退化作铺垫,
师:在作品中详写的地方往往是——
生:蕴含主题的地方。
生:第二个阶段是少年时期,才思下滑,名实难副。
师:作者怎么说?
生:“不能称前时之闻”
师:显然退步。
生:第三个阶段是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
师:原文——
生:“泯然众人矣”。
师:悲剧啊,由一个天才沦为一个庸才不能说不是一个悲剧,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他的父亲“不使学”。
生: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致使仲永荒废学业。
生:还有他后天不努力。他父亲不让他学习,他可以主动学习呀。(大家笑)
师:你如果是仲永的话,相信你会的。大家再看看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是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师:从哪里看出?
生:“受于人者不至”。
师:这显然是作者的观点,作者想强调的是什么呢?
生:后天的教育很重要。
师:对。一个人不管他的天资有多好,离开了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学习,都将是一事无成。
师:回顾一下我们所学过的内容
【出示幻灯五】 方仲才能永变化 ———————— 原因
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详)
三个阶段 少年时期,才思下滑,名实难副(略) 不使学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泯然众人(略) 受于人者不至
师:我们学习到这儿,应该能够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了吧?还记得是什么问题吗?
生:作者叙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阐明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用两个句子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生:本文叙述了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故事,告诉人们后天教育对成才很重要。
生:本文以方仲永由天才变庸才的事例,阐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师:这两个概括都很好,既反映了本文所写的内容,又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六。深化理解
【出示幻灯六】
方仲永 —— 天才 —— 不受教育 —— 平凡人
其他人 —— 普通 —— 不受教育 —— -平凡人
师:我们已经明白了作者写这篇文章是在告诉我们后天教育有多重要。方仲永的事例已足以让我们警醒,可作者惟其如此还怕不够,还要煞费苦心地拿我们常人的资质去和仲永的资质作比较,得出你如果不去接收后天的教育,那么你连仲永结局都不如的结论。多么触目惊心!我们能不接受教育么!
师:针对方仲永的悲剧,体会作者的意图,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呢?请大家稍作思考,作一分钟左右的发言。
生:我没有方仲永的天赋,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但我会一直努力。我相信我最终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生:真为方仲永难过,我庆幸自己没有他那样的父亲,我要好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机会,我也不笨,加上勤奋努力,怎么可能成不了才呢?(大家笑)
生:刚才同学在庆幸自己没有仲永那样的父亲,可我却觉得我的父亲又太极端了,拼命强制我学习,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这也让人受不了呀。有时真羡慕仲永有那样的父亲呢。其实我也知道这样不对。(大家笑)
师:现代版的“伤仲永”。
生:老师,真的有现代版的“伤仲永”。我查资料时就了解到了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有出家的,有避世的,还有退学的,他们不都是因为压力太大,又不能得到适当的教育而形成的悲剧吗?(大家默然)
师:你的材料很丰富,提出的问题也是一个既严肃又深刻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受教育是一回事,教育的内涵又是另一回事,它太高深了,留待我们教育家们去解决吧。
生:有人计算过,说目前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就是中小学生。
师:哀伤、叹惜你们呀。
生:其实我们都知道努力学习,都知道没有知识是适应不了将来社会的。“响鼓不用重捶”么,我们希望父母不要给我们太多的压力。
师:还有老师。(鼓掌)
七。小结本课
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还真不少呢。我觉得刚才讨论的挺好,对课文理解很到位。大家从神童方仲永的悲剧,认识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这一点可喜可贺。还有一点也很难能可贵,那就是同学们也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讲出了自己的心声,表达了自己的期盼。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所有同学的父母,所有同学的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健康的成长,成才。
教学反思:
一。学生的自学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他们已经能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能够动手制作幻灯片,图文并茂,知识点醒目;能够抓住重点内容提问,有的同学甚至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二。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把后天教育这个概念混淆为主观努力这个概念,这样就曲解了作者写文章的意图,曲解了作者想强调后天教育对成才重要的意图。所以我在教学中也引导同学对最后一段做了重点分析,应该实现了理解作者意图这样一个目标。
三。本课实现了“自主、合作与探究”这种学习方式。课前预习做得较好,查阅资料较为丰富,在选用材料、运用材料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也注意了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明白文言故事外,关键还要从故事中悟出道理。所以是时机地进行合作与探究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四。在探究这个环节中,应该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又不必完全拘泥于教材。按教材亦步亦趋就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束缚了他们思维的拓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尽量地放手让他们敞开心扉,然后再与之进行心灵对话。如学生提到当年的神童宁铂、干政、谢彦波、王思涵等人的问题。显然同学们的动机是好的,是向上的,所以探讨这个话题只能让同学们更提高认识,更清醒自己的自主权利和更珍惜自己的自主机会,也因此更显示了这篇教材的现实意义。
课 《伤仲永》学案 篇四
5.《伤仲永》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了解“之”“于”的用法,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简洁、洗炼、精当的语言。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能明白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
【重点难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认识到“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1.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妮?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2.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补充课文注释:
隶:属于。 尝:曾经。 “父异焉”焉:语气代词,代这件事。 书:动词,写。
自:自己。 为:动词,题上。 自:从。是:这。就:完成。
宾客: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以宾客之礼相待。 或:有的人。 扳同“攀”,牵引
利:动员的以动用法,以……为利。 从:跟从。 还自扬州:从扬州回家。
贤:比……好,优秀。 卒:最终。 且:况且。 固:本来。
“得为众人而已耶?”反问句。恐怕他连普通人还不如罢了。
2.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
3.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
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 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余闻之也久:这事。指仲永父“不使学”“环谒于邑人”,代词。
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 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
环谒于邑人:到,介词。 于舅家见之:在,介词。
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 爱于人者不至:从,介词。
4.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
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④伤仲永:哀伤,哀怜,形容词作动词。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5.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第一部分(1-2):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
“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一个没有家学背景的人,生而知之,更见其大资非凡。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暗示下文其父“不使学”的原因。
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
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暗含了文章的主旨,符合作者的意图。
②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③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
写仲永年少时天资聪慧,以“闻”的形式;写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方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
“见”和“闻”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信,课文详写第一个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利其然”之举却导致他的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落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这种详略处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主旨,鲜明地体现了“伤”的含义。
★★第二部分(3-3):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① 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②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讲了两层意思:从“王子曰”到“不至”,揭示仲永才能泯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
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③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④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6.请把本文与《孙权劝学》相比较,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而像目蒙这样大字不识几个的武将,通过学习,也具有了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
7.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畅谈感受与启示。 要求:①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语言简练。 ②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 ③时间在2分钟左右。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8.拓展阅读:
①你怎样评价仲永的父亲?假设你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或儿子,会怎么样做?
②引用《论语》中的语句劝劝像仲永一样的古人或今人。
四、小结
我们在学习中进一步的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增强了语感,了解了道理: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有关,更与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学习有关。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平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以此引发人们的思考。
1.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①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这一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退、天资尽丧的原因。其中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一个“利”字,写出其父贪求钱财、目光短浅的性格,“环谒”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不使学”更是一语中的,批判其父的错误做法,暗示仲永“混然于众”的必然结果。这些词语用得既传神又贴切,寥寥数语便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2.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婉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3.摘抄有关“天才与勤奋”的名言警句5条。
【课后反思】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4篇《第23课 《伤仲永》学案》,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