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精选9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发布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差异网为大伙儿带来的9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第二个框题的内容,第八课的主题是学会拒绝,而本框题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是教会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分清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逐渐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中生的三观处于哺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特别是对社会中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仍是不够,因此将能力目标定制为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加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的目标,结合初中的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诱惑,尤其是要认清不良诱惑存在的危害。

教学难点: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重点、难点的依据:学生只有了解身边不良诱惑的危害,才会有意识去避免不良诱惑的侵蚀。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发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尤其对身边的不良诱惑控制力度不够,因此在学会一定的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

学法

我们的初中生好动,好奇,爱发表意见,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在本框题的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对于本框题的存在的理论知识,学生还不清晰,所以只有通过一定的讲授法,才能使框题的理论观点更加细致化,让学生更易接受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了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讲授的过程中会穿插讨论法,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才能让学生更完善更快捷地了解身边不良诱惑到底存在哪些危害,才能更加全面总结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2—3分钟)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因此我对本框题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是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将会给学生讲述一名技巧运动员的故事。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分组竞赛和插入短暂的小品。采取分组竞赛的原因,是因为其一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的纪律,其二可以使全体的同学都参与到这个学习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主体性。关于小品是对电脑的诱惑,插入这个短暂的小品,是因为这个小品是较接近初中生的生活,许多的学生都面临着这个诱惑,更是有的学生因为抵制不住对电脑的诱惑而耽误了学习。因此对于这个小品,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各种诱惑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篇二

一、孝敬父母

1、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每册教材的内容都遵循一个内在逻辑:即成长 ---交往—规则—理想,本站题在教材中主要承担交往这一环节。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开始在各个方面追求独立思维,这也包括与人交往上,这个时候凸显带沟问题。本站题就是结合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够感激父母,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2、教学内容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站引导学生关注父母对自己的爱,告诉学生应该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努力跨越代沟。

3、教材编排特点

本站题分立三个知识层次,首先讲对待父母的态度 ,即尊重父母。然后讲对父母的孝敬意识和行为。最后由与父母沟通,引出父母子女之间一个特别内容---代沟。这三个知识层次的组合不是随意的。三个知识层次都能支撑站题所表明的观点,即孝敬父母。这样便把知识简单化了,容易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主题思想,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引导学生关注父母的爱,并给予回报。

② 探讨与父母 chayi5.com 沟通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 锻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生活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辨证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在亲情互动中加强学生口头及书面的表述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和价值观

① 不断地尝试体验亲情互动带来的快乐。

②使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以及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

5 、教学重点、难点:

要努力跨越代沟

6、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材料

二 说教法

1、自我介绍法

本站主要是让学生树立孝敬父母的意识,以及培养孝敬父母的行为,为了拉进与学生的距离,鼓励学生袒露自己的心扉。我先用自我介绍法,介绍自己在初中阶段生病住院,父母细心照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导入新课。这样既沟通了师生的情感,也把自己融入到教学资源中,具有亲和力,学生很容易就接纳了老师,同时也会积极主动地谈自己的感受。师生很快地都进入角色中,相互教育学习。

2、讨论法和辩论法

代沟问题是本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代沟问题的突出和突破,我采用的是讨论和辩论赛。在讨论中,让学生展示才艺,交流对策;在辩论中,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辩论。这样在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代沟问题从思想上迎刃而解。由此,帮助学生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逐步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3、讲故事和演小品

对于本站的核心内容---孝敬父母,我让学生讲故事或演小品的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4、榜样法

在本站的教学中,从学生当中树立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样更有教育意义。

三 说学法

1、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基本为独生子女,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来自家庭的溺爱使得学生比较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不善于与他人交往,不懂得关爱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去与父母沟通,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

2、学法指导

在上课前,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精心设计讨论题和辩论题,尽量把材料编成案例、小品形式,将课文内容用艺术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学生去表演、去评判。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和好奇心。在课堂中,教师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自由展示的氛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不同观点的争辩,并且和颜悦色地启发开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开拓学生思路,再深入浅出地把学生从问题中引导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创设情境、畅所欲言,身临其境、小品表演,故事演讲,学生讨论、辩论这四大部分。

1、新课导入

上课前,介绍自己在初中阶段生病住院,父母细心照顾自己的亲身经历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畅谈自己被父母关爱的经历,感受父母的爱。如:父母带自己在公园玩耍等。

2、我们应该尊重父母

让学生表演自己与父母在生活中的代沟引发的矛盾,引导学生列出父母的可贵品质和作为平凡人的表现。

针对父母的两方面,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父母,理解父母,端正对待父母的态度,即尊重父母。

3、我们要孝敬父母

让学生说说历二十四孝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孝的理解。这一环节要注意一方面借说历孝的经典故事,使学生明确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特点。另一方面也要推出当今孝敬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有真实感。如:花木兰替父从军、田世国捐肾救母等。

要努力跨越代

从学生自身实际生活出发,以谈话、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体现代沟的事情,并以这些具体事情为载体,展开对代沟的探讨,针对存在的体现代沟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共同点,以及造成代沟的原因,从而探究努力跨越代沟的方式、方法。代沟实际上是双刃剑,针对代沟的利与弊让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这样在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代沟问题迎刃而解。从思想上跨越代沟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与父母沟通。如:零距离接触……

小结

让学生欣赏歌曲《妈妈的吻》,老师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结,在歌声中结束新课。

五 说学生自评

· 利用问卷法,让学生就问卷上的题目,看一下自己对父母有多少了解。了解不够,请今后与父母多沟通。

你是否了解你爸爸妈妈?

1、你父母亲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亲的体重是_________。

3、你父母亲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亲穿_______码鞋。

5、你父母亲喜欢颜色是________。

6、你父母亲喜欢食物是________。

7、你父母亲喜欢的日常消遣活动是_____________。

8、你父母亲喜欢做的运动是_____________。

9、你妈妈经常用来教育你的口头禅是__________。

请你如实回答。

有心的同学可以把答案写在一张纸寄给你父母评分

答对6题以下的请你以后多与父母沟通。

我今后会这样做: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通过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教学过程:

1、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友谊的阳光在心里照亮……”

伴着熟悉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声,营造出中学生活的美好氛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唤起笑对新生活的乐观心境。学生进入状态,若有所思时,教师提出问题:听了歌曲,中学新生活给了你什么感受?高兴,快乐,还是担忧,害怕?

让学生回答个人整体感受和印象。这样的气氛下,学生逐渐开始思考自己几个星期的初中生活,但对于这样的生活也有许多不确定。问题提出,学生的思维犹如看似平静的湖面击起了层层的波澜,开始思考问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语言激发: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告别小学进入中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名中学生了。中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们新生活开始了。

板书:新生活新起点。

2、共同研究,学习新课:

(一)小品表演:《小明和小华的新生活》

放学路上,小明和小华边走边说。

小明:升入初中后,认识了那么多的新老师、新同学,我真高兴,希望他们能成为我的好朋友。

小华:可是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也增多了,不知如何去学?

小明;是呀,而且现在老师讲课的方式与小学相比差别很大,我真有点不适应。

小华:班上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很自觉,我也不甘落后,就是害怕管不住自己,改不掉上课爱说的毛病。

……

教师:感谢同学的精彩表演。看完小品,请大家思考:

(多媒体显示)

1、几个词来概括小明小华的中学新感受。

2、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他们有哪些困惑和担忧?

出谋划策:小明和小华该怎么办?

(学生展开讨论,先解决前两个问题,充分发言)

教师学生共同明确:

中学新感受:激动、兴奋、新奇、愉快、困惑、担忧……

小明和小华的困惑和担忧主要来自:

1、面对新环境,不知如何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

2、中学科目增多,不知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

3、不能适应初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4、面对同学间的竞争,不知如何提高自制能力

活动:开拓视野

你能举出几个勇于挑战新生活,面对新生活中的磨难不后退、不气馁、变压力为动力、勇往直前的事例吗?相反的事例呢?(先阅读课本事例后举例)

老师:很快适应新生活、勇于挑战新生活的人能够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相反则不利于学业和事业成功。因此,我们走进新生活,就要学会适应新生活。

(二)分组探究

教师:初中生活给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所谈到的四个方面,分别给小明和小华出谋划策,说出一些具体的做法。然后,分小组公布你们的高见,其他小组予以补充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生共同研讨明确:

1、积极面对困惑和担忧,在心理上认可和接受,同时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学生谈一谈初中阶段的新目标,由小目标到大目标)

2、如果感到不适应,及时分析原因,调整心态,并采取适当措施加以调整,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环境。比如:

①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等

②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分配时间。对于语、数、英等基础学科,除讲究课堂效率外,还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好以学知识:对于政、史、生、地等科目,要抓住课堂45分钟,争取当堂消化,不留尾巴。

③面对老师新的教学方式,我们个人学习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会主动学习。

④面对同学竞争,要变压力为动力,实现自主管理,克服依赖心理。

活动:联系实际

当你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后感到不适应时,你是如何进行调节的?

3、主题升华:初中阶段我们的学习科目增多,学习的难度加大,同时面对一张张新面孔,多少会有一些压力,但是我们要学会适应新环境,把压力变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在学习、生活方面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新学期,我能行!

师生:

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快乐成长,共同度过这美好的中学时光吧!

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新课。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 篇四

家的意味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重点难点】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多媒体播放歌曲《我想有个家》。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你有何感想?

学生回答。

师:是呀,家里有我们温暖的牵挂,有真情的关怀和守候,今天我们就“家意味着什么”这一话题展开学习——家的意味。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4、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5、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__孝__”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6、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生命的居所

探究一: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

请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探究二:教材p72相关链接及探究与分享

(1)学生分享家庭关系确立的多种情形

(2)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下面这些家庭功能的认识。

探究三: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课本p73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体会到了家不止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知识模块二、中国人的“家”

探究四:教材p73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焦灼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我感受到人们对与亲人团聚的期待,迫切想回家的焦急心情。

探究五:教材p74探究与分享

(1)收集我国传统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家规”“家训”。

(2)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提示:(1)可让学生上网收集,并进行整理,如: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的《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等。(2)古代“家规”“家训”中的内容包含了许多积极因素,如提倡节俭,注重礼仪,勤劳善良等,这些内容都应继承和发扬光大。

探究六:教材p74相关链接,及p75方法技能

(1)分享我国法律有关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

(2)学生分享p75“如何孝亲敬长”,了解一些具体做法。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打算如何来孝亲敬长?

答案提示:(3)爱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为父母分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习上,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等等。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 篇五

教材地位和作用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第二个框题的内容,第八课的主题是学会拒绝,而本框题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是教会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分清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逐渐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能力目标:

初中生的三观处于哺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特别是对社会中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仍是不够,因此将能力目标定制为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加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

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的目标,结合初中的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及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各种诱惑,尤其是要认清不良诱惑存在的危害。

教学难点: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重点、难点的依据:学生只有了解身边不良诱惑的危害,才会有意识去避免不良诱惑的侵蚀。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发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尤其对身边的不良诱惑控制力度不够,因此在学会一定的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

学法

我们的初中生好动,好奇,爱发表意见,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在本框题的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对于本框题的存在的理论知识,学生还不清晰,所以只有通过一定的讲授法,才能使框题的理论观点更加细致化,让学生更易接受理论方面的知识。为了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讲授的过程中会穿插讨论法,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才能让学生更完善更快捷地了解身边不良诱惑到底存在哪些危害,才能更加全面总结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导入新课:(2—3分钟)

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题的切入口和教学内容的连接点,因此我对本框题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是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我将会给学生讲述一名技巧运动员的故事。

讲授新课:(3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分组竞赛和插入短暂的小品。采取分组竞赛的原因,是因为其一可以有效地控制课堂的纪律,其二可以使全体的同学都参与到这个学习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主体性。关于小品是对电脑的诱惑,插入这个短暂的小品,是因为这个小品是较接近初中生的生活,许多的学生都面临着这个诱惑,更是有的学生因为抵制不住对电脑的诱惑而耽误了学习。因此对于这个小品,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各种诱惑就在我们的身边。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册教案 篇六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隐私和隐私权”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五课“隐私受保护”中第一框题的内容。在此之前,通过对第三、第四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了人格尊严权中的几项具体权利,如名誉权、肖像权和姓名权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法律对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某些规定,懂得了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权利。通过本框的学习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人格尊严的神圣不可侵犯,也为下一课“尊重和维护隐私权”做好铺垫。因此本课承前启后,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学习与能力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

①使学生掌握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②能够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

③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2)能力目标

能够自主地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教材和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正确判断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增强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隐私权的内容。

教学难点:保护隐私的必要性,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

我确立教学重点、难点的依据主要有三点:

(1) 针对学生对个人隐私认识上的偏差:由于长期受封建观念的影响,有许多人总是认为“好事不背人,背人没好事”,错误地把隐私等同于丑事、不光彩的事。正确认识个人隐私,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对学生成长十分必要。

(2) 针对学生隐私经常受到侵犯的事实:在我们身边经常有老师私拆学生信件,父母偷看子女信件、日记的现象,尽管出于善意,但却严重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学习隐私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积极维护个人隐私权。

(3) 针对学生经常侵犯他人隐私的现实:由于对个人隐私认识不够,学生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较为普遍。尊重他人的隐私,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素养、法律素质和道德境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

二、说教法

1、讨论式教学

针对学生在隐私方面的模糊认识,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的隐私意识,从而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情境式教学

在讲述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最后教师进行归纳说明,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境中学习。

3、体验式教学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隐私受到侵害时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

三、说学法

现代教学思想尤其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我认为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学生会学、善学、喜欢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根据本课的特点,我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1、合作学习

在突破教学重点“隐私的含义”时,我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共同归纳出隐私的内涵。在澄清“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讨论,进行辩论,形成正确的观点。通过这种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补,培养合作意识。

2、探究学习

在突破教学难点时,我针对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如:报社侵权案、拆信风波等,要求学生首先认真阅读分析,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做有何意义等。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学生的技能、情感、态度得以提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案例导入)让学生看完案例后,老师提问:

(1)如果你是盼盼,你怎么看待小丽、思思和老师的做法?

(2)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应该属于我们的个人隐私?

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归纳导入:人人有隐私,人人享有隐私权。

2、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中,我主要采取讨论、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用的方式。

(1)什么是隐私是本课的重点,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①引导学生对p46页的材料进行阅读,对小红的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初步培养学生的隐私意识。

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 “隐私”两个字做一个解释,学生回答:“隐”是隐藏,不为人所知或不欲为人所知的意思。“私”是与公无关,是个人之事。对此,我还举了两个例子:第一,甲在偷东西,被乙发现,乙报警,甲被抓获。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第二,甲父母离婚,乙知道后大肆宣扬,乙是否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隐私的含义。

多媒体显示: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并说明“私”是隐私中的前提条件,决定了隐私的范围。

③在讲解“隐私”与“丑事”的关系时,我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通过学生的讨论、辨析,得出隐私的正确含义与内容,使学生在情感上真正理解隐私的内涵。

(2)对于保护隐私的必要性这一难点,我主要采取了情境式和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如设置一些侵害个人隐私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来推测、想象事件的结果。也可以引导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看到、听到、了解到和体验过的事例,谈谈如果这些行为不受保护会怎样,保护这些行为有何好处,引出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隐私权的含义与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主要采取讨论式和情境式两种教学方式。

①通过“报社侵权案”引出隐私权的含义。

②通过分析“派出所非法搜查案例”,了解合法搜查的条件,说明隐私权首先是指个人生活的安宁权,即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③“银行、邮局一米线的设定”有何作用?对你有何启发?引出隐私权还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权。

④通过对老师拆看学生信件、父母拆看子女信件、领导检查下属信件现象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讨论,使学生明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从而过渡到下一课的内容--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可以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我们要逐步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依法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要求:学生对着板书自己梳理一遍,谈谈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4、板书

板书要讲究直观、系统、简洁明了并突出重点,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以下是本课的板书:

隐私和隐私权

一、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

“隐”,不为人所知或不愿为人所知的。

“私”,与公无关,私人之事。

2、隐私的内容

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意义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私人生活安宁权

(2)私人信息的保密权

(3)私人通信的秘密权

(4)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5、课外作业

“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我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如: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身边发生的关于隐私权受到侵犯的事例及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制作一份相关内容的板报。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学法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知识,尽量做到两个突破:

第一,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

第二,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要让学生在快乐中享受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我说课的内容完毕。谢谢大家!

【名师点评】

该说课稿总体能体现课改理念。教学目标设计全面,不仅注重知识目标,而且重视了能力和情感目标。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并能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课程资源,重点、难点分析准确;能够体现知识的联系,实现学科知识整合。课堂导入自然贴切,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法方面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流程的设计合理、灵活,并具有开放性;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最后加入了说板书设计和作业,使说课更为完整。但在学法与教法的分析中,稍显单薄与不足。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说课的说理性,渗透更多的课程理念,加入更多的弹性设计,使说课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得到体现。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与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对新的学校和班级产生一定的归属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

珍惜新友谊

【教学难点】:

珍惜新友谊

【教学方法】:

事例分析法;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具】:

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

【教学过程】:

在打开课本之前,你们来猜一猜我们第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好了,那么从踏入着所学校的大门开始,你们已经从一名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中学生了。可以说,升上初中是你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迎接这个新的学习生活呢?你们都熟悉了这里的环境,适应了新的校园了吗?你们都认识了周围的同学吗?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课的第一节“新学校,新同学”)

初中生活新体验:

1、当你踏入中学的校门,你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开学以来,你遇到了哪些新鲜的事?

3、你喜欢现在的学校吗?喜欢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吗?

小结:初中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那么多新的同学组成了这个新的集体,对于我们来说,一切都是崭新的。

珍惜新友谊:

那么这些新的同学怎么样才能尽快地熟悉起来呢?老师这里就有一个游戏,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串名字游戏

游戏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先给几分钟时间给你们互相认识,并且呢要记住对方的名字。待会呢,老师就叫一个组的成员来自我介绍,介绍的时候说,例如: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第二名学员轮流介绍,但是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第三名学员说:我是性格开朗、爱交朋友的徐璇旁边(后面)的热情善良的某某的后面的某某,依次下去??,介绍的一名学员要将前面所有学员的名字和所采用的修饰复述一遍。

注意:其中一组介绍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也要认真记住自我介绍的同学的名字,不可以说话,待会老师还要考考其他同学记住了多少位同学的名字。

算一算你记住了多少新同学的名字?他们是谁?

认识新的同学成为了新的朋友,你快乐吗?你还想认识更多的同学吗?

小结:在我们这个新的班级里,有这么多新的同学聚在一起是一种缘分,让我认识你,也让你认识我,从记住对方的名字开始,大家就成为了好朋友。

交流活动:

大家都想认识更多的新同学,同时也想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你。(那大家想不想学到一种新的认识新同学的方法,认识更多的新同学也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你呢?)好,现在老师和大家来一个交流活动。请同学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来,在纸的左边画上你的自画像,自画像可以简单一点,表现出你的外貌特征就行了。在纸的右边写下以下内容:让咱们尽快熟悉起来。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空白纸和一支笔。(课前已叫准备好)

2、大家先给自己画一幅自画像,注意突出你的特征,能让大家一看就知道画的是你。

3、在纸上写下你的基本信息:

姓名、你的生日、外貌特征、性格特征、毕业的学校、爱好兴趣和你的家庭地址等,

4、收上来,打乱顺序,发回给同学们。

5、你拿到的是谁的自画像?可以说说吗?然后有请这两位同学出来认识一下,先微笑,再握手,表示很高兴认识对方。

小结:同学们,通过这个交流活动,我们又认识了班上的很多名同学。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基本的是记住彼此的名字。试想,一班同学相处了一周了,还没有一个同学能说出你的名字,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通过刚才的交流后,我们会发现这个小小的班级里,有这么多亲密的伙伴。而且,有些同学呢,是跟自己同一所小学毕业的,有些呢是跟自己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甚至呢有些同学还跟自己是同一个月出生的,这份成长中的友谊,将使我们宝贵的初中

生活更加精彩,青春的生命将充满阳光。

与新朋友结伴成长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通过刚才的交流活动,你认识了哪些同学,你跟哪些同学有相同之处。请翻开课本第6页,我们来做一个小作业。

我和xxx、xxx、xxx等是同一所小学毕业的;

我和等是同一个月出生的

我和等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

我和等是同一个区(镇)的

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同学,结交了新的朋友,认识了新同学之后,我们将在这个班级中共同学习和生活,并且呢一起在学习生活中分享成长的快乐。

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在新的起点上共创新的辉煌。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 篇八

礼貌显魅力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本书中的地位与作用

初二思想品德课的主题是我与他人,而本框“礼貌显魅力”是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融入现代社会做一个文明人的基本要求;加之当代青少年文明礼貌的欠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以上两个方面,此框对于学生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帮助的,必将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框在全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中力求“把学会交往作为主题,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点”的宗旨及初二学生的实际,本框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是社会交往的需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能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学会以礼待人,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优雅,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树立不讲礼貌为耻、讲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传统的交往礼仪在青少年身上正在逐步消失,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针对青少年的现状及教学的践行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如何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实际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二、教学理念

注重活动,淡化说教。文明礼貌问题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演变成一种说教,致使教学回到传统政治课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活动资源,在生动活泼的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明礼貌的魅力。

关注认知,强化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明礼貌的认识是必要的,对有关问题也要进行分析乃至说理。与此同时,我尽可能地在活动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验,这样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内化。

表层切入,深层领悟。文明礼貌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的选择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过程。初二学生有思想,乐于表现,他们既成熟又幼稚,直观形象思维强,抽象的逻辑思维较弱。基于此点,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去活动、探究、体验、领悟,在关键之处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关注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品表演、观看动画、即兴表演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交流与合作,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与时间,从而形成一定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给学生自由驰骋的蓝天。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进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的教学情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程序设计与分析

1、开门见山,自然导入。

同学们,一看大屏幕,我们就明白了,今天要学什么?(礼貌显魅力)

2、活动一:欣赏小品《公交车上》、动画《上车》,明确为什么要讲礼貌?

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坐公交车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礼貌问题的思考。学生自己表演,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动画历来深受学生喜爱,内容形象生动,既幽默又带有讽刺意味,让学生多感官感受,能引发学生共鸣,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是文明的体现”的道德认识。

3、活动二:欣赏动画《大蕃薯的故事》,明确应该怎样讲礼貌?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由于本课时间仅有30分钟,加之这部分涉及的内容较多,故而重点讲了语言文明的表现,其他一带而过。

4、活动三:即兴表演,生活考场

通过此环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在前两个活动中形成的认知,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认识到礼貌是一种习惯,要将礼貌落到实处,即在生活中,与人交往时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5、教师总结,升华全篇

6、课后实践,阳光行动

通过此活动的践行,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 篇九

(一)课程标准要求。

1、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3、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4、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5、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主题探究。

主题探究:我们的班徽,我们的座右铭。

一、教材分析:

1、重点:

让学生在自身所见所闻的基础上体验崭新的初中生活。

2、难点:

激发学生对新的学校生活的热爱,珍惜新起点。

二、综合设计思路:

第一步:课前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并选好组长、分好工,作为开展活动的基本单位。

2、各活动小组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学校的基本情况。(作为第一次开展活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方法。如可以采访学校领导、上学校的网站、向高年级同学调查等)

3、各小组选择校园一角(尽量小组之间不要重复)做好介绍准备。

第二步:导入新课

开展我爱新校园的竞赛游戏,(幻灯片播放一组学校的图片,然后进入竞赛,出现“我爱新校园”五个字,每个字都链接着一组题目,请各组自由选择并回答。)比一比哪组同学对新学校观察得仔细,了解得具体。

在大家出色的表现中,我们初步认识了新校园,大家一起来(选取几个典型问题集体回答)。

1、学校的地址:3、学校始建于:2、学校的校训:4、学校现任校长:

第三步:校园风情展示。

带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校园,让各组派代表向大家介绍事先准备的校园一角资料,激发学生对新学校的热爱。

第四步:七嘴八舌“大家出谋划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己是校园的一份子。

第五步:结束。

美丽的校园因为有了大家而更加富有生气,我深信,初中三年的生活会带给我们一片崭新的天地,在人生旅途中留下深刻的记忆。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311 1159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