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优秀7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发布时间: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差异网为您带来的7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教学设计教案 篇一

在《看花灯》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用漂亮的花灯图片想要把学生带入到元宵灯会的情境之中。在学生对着花灯图片发出的赞美声中,我觉得我在课件设计上花费的时间是值得的。而在学生对着书本却开不了口的尴尬气氛中,我认识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课件中的生字、生词需要孩子们识字的工具——拼音;提出的某些要求已经高于语文课标中对低年龄段学生的要求;学生们对花灯的喜爱之情也在齐声朗读中消失殆尽?? 这篇课文较长,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探索不够深入,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上完这节“赏灯课”,经过老师们的集体评课,我深切地认识到,要想使学生主动地、高效率地学习,必须按照课程标准低年龄段的要求认真备课,先制定符合孩子们的教学目标,再设计相关教学环节,从字词入手,将阅读和识字相结合。比如说在板书课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花”字朋友给学生进行讲解。朗读课文的时候,尽量减少齐读,要有意引导学生跟老师学习范读,可以先进行一遍范读,再问问:“有没有同学可以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一读”,“还有没有”?“大家都这样读一读。”

经过评课和反思,我会将它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二:五年级美术上册《闹花灯》教学设计 湘教版

《闹花灯》

一、教材分析

花灯,又叫灯彩,是我国流传甚广且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工艺。本课以花灯为题材内容,通过实施教学活动,旨在了解“花灯”这一民间艺术。

民间花灯的品种大致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座灯,安放在地上或是特制的架上,灯体庞大,气势宏伟,灯光明亮。二为挂灯,该灯体积相对较小,做工却特别精巧,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三是水灯,放于水上,放灯者许下心愿,花灯随波而荡,预示着心想事成。四为提灯,即孩子们提在手上玩耍的灯,造型大多模仿动物造型。教材呈现的学生作品为挂灯和提灯造型,体积较小,方便提在手上玩耍和展示。

民间花灯从制作工艺上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彩扎类。传统彩扎花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经过前前后后近七十道工序,一只花灯才算真正做成。教材呈现的学生作品主要为彩扎花灯,简化了花灯制作的工具,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多种材料进行制作,如可用竹筷代替竹篾,塑料纸、玻璃纸、皱纹纸等代替绸布,双面胶、透明胶等代替绳线、铁丝、粘胶,各地区的老师可根据本地情况酌情调整。制作工艺也简化为三步:

一、捆扎花灯的骨架;

二、将骨架用纸材进行包扎;

三、选用剪贴、描绘等装饰手法打扮花灯。

二是刻纸类。采用硬纸板为材料,工艺师先设计造型,按其形状把灯体准确分解成几何块面图形,描绘上各种图案后,再用刻刀精心雕刻,最后将这些纸板按造型粘合上色,配上丝穗便成了刻纸花灯。教材对此类花灯没有呈现作品,教师还是应对此做出说明,如若学生感兴趣,可以此为契机,降低制作难度,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纸盒等制作刻纸花灯。

二、教学目标

◆了解元宵节的由来和花灯的历史,以及各类花灯的艺术特点。

◆掌握制作花灯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感受制作花灯作品的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相互合作的工作作风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课前准备:彩色手工卡纸、双面胶、蜡烛、剪刀、彩笔等。

教学设计:

一、故事导入:元宵节的时候,民间不仅吃元宵,还闹花灯呢!其实,元宵节闹花灯已经是司空见惯的风俗了。

传说玉帝养了只鹅,它下凡去玩儿时被人类打死了。玉帝非常生气,决定要在元宵节那天放火烧死人类。聪明的人们知道了,就在元宵节那天挂灯,把放火的武将们骗了回去。所以元宵节闹花灯就成了人们的风俗了。

二、揭示课题:《闹花灯》的闹意思就是张花灯、舞花灯、观花灯、赏花灯等。

四、学生按图示分组合作制作花灯,教师巡视指导。

五、装饰美化花灯。(剪穗、描绘或剪贴。)

六、点亮花灯,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时本课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制作花灯的兴趣。上课时学生积极参与,个别花灯材料没带齐全的学生也都被吸引到制作小组里来打下手,因为这个花灯制作好后可以当玩具玩耍,小孩天性爱玩,所以教学效果较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花灯制作图示简易化,便于全体学生短时间内制作成功

教师教学设计 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我学区教师教学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教师磨练教学内功,优化整体素质,提升教书育人的品位,中心学校决定开展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提高、展示风采的平台。

一、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学区内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杨xx

副组长:王xx、汪xx

主任:李xx

成 员:茅xx、季xx、朱xx、朱xx、朱xx、方xx、杨xx

二、参赛对象

全学区在编在岗教师

三、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四、竞赛时间:

10月10日(星期三):9:10—11:40 语文

10月11日(星期四):9:10—11:40 数学

五、地点:

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形式:

1、竞赛活动分学科、分年龄组举行。

学科:

语文、数学

年龄组:

男:45周岁以上学科组(含45周岁)与45周岁以下学科组

女:40周岁以上学科组(含40周岁)与40周岁以下学科组

2、竞赛内容为本学期个人所授语、数学科教学内容(专职常识、体艺、英语、幼教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在竞赛语、数学科中任选一科)。课题由中心学校教导处统一确定,同年级同学科同一课题。

3、参赛教师所需的教材与教学参考用书由中心学校教导处提供,教师用笔自备。参赛教师不准私自夹带任何与大赛有关的资料。

4、大赛所需的教学设计用纸,由中心学校教导处统一印制。

5、分学科分年龄段评选设奖。

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区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教导处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区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区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xx中心学校

xx-9-29

教学设计方案 篇三

课前透视:

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清新流畅的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的对小鸟的关爱,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学生以前也有过接触,他们比较喜欢这种形式,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从而让学生逐渐熟识诗歌。另外文中的字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识字经验,激发他们识字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从妈妈的语言,我的神情动作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鸟蛋实物、录音机和磁带。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听音乐。放音乐《百鸟朝凤》: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在大自然中,鸟类是个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板书课题)

2、出示实物。教师让学生摸盒子里的实物:猜猜这是什么?(鸟蛋)你们对小鸟和鸟蛋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有关鸟蛋的诗。

二、对话平台,自学(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利于提高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或句子作上标记。

2、学生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人认真评议:发现他哪个字音读得准,你就向他学:他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识字(多种形式复现生字,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1、合作识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让学生先进行小组学习,会读的读给小伙伴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然后请小伙伴合作读。

2、交流识字。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样认识的?同座交流,看谁的办法最好。

3、竞赛识字。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转到哪个词就领读三遍,看谁读得准,认得多。

三、朗读(读说思议练结合,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回忆刚才摸鸟蛋的感觉(小小的、凉凉的)体会着读一读。

(2)比较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类词语的特点:词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相同。)除了凉凉的鸟蛋还有什么是凉凉的?

(3)你还能像这样再说几个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进行指导,把写有花儿、小草、柳枝、大海,红红的、绿绿的、软软的、蓝蓝的的词语卡分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再让两个朋友变换左右顺序。)

2、学习第二小节:

(1)轻声读文,思考: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2)出示小鸟破壳的图片或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

(3)启发想象:鸟妈妈焦急不安是什么样?你能表演一下吗?

表演后试着把妈妈的语气读出来。

(4)你还能用焦急不安说句话吗?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四、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背诵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语言。)

练习有感情的背诵前两个小节。

五、写字(在自主发现中引导学生体会汉字之美。)

1、认读听、唱、连、远,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重点指导口字旁和走之旁,学生练习书写。

3、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

第二课时

一、朗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理解读文,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和感受能力。)

1、学习第三小节: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神情动作的词语。

(2)学生做动作理解小心、连忙、捧着、轻松等词语。

(3)小组练习演读课文,体会我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2、学习第四小节:

(1)组内读文,讨论:我为什么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结合插图理解投向)

(2)想象读文: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听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当你抬头仰望蓝天时会看见什么?体会着读读这小节。

(3)仿佛一词怎样理解?(可以和好像互换)你还能用它说句话吗?

如:鸟儿仿佛

3、配乐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配乐渲染气氛,情景交融,使学生情感和课文语言合二为一,进入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

背诵(竞赛更易于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积极性。)

分小组以挑战冠军的形式背诵全文。

三、练习(延伸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1、读文抄写文中你喜欢的词语,争取记住它。

(这是积累语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读、写、记好的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文中凉凉的、焦急不安、连忙等词语。)

2、学生想象最后一节诗所描绘的画面,并画一幅画。

3、寻找有关鸟的图片、文字资料,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他们。

四、写字(自主练习书写更易于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学生自己描红,练写定、向两个字,并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伴教锦囊

五、词语解释:

焦急不安:心里着急不安定。

仿佛:似乎、好象。

连忙:赶快,急忙。

六、相关链接:

1、鸟蛋。

世界上的鸟蛋五彩缤纷,大多数啄木鸟、猫头鹰和鸽子的蛋是纯白的,画眉的蛋是纯蓝的,大白鹭的蛋翠绿如玉,短翅树莺的蛋就像红宝石,夜莺的蛋壳上有大理石般的花纹,美不胜收。鸟蛋的颜色和花纹有保护色的作用,可隐蔽自身,不被敌害发现。

2、鸟类的有关知识。(略)

阅读在线:

《两只小鸟》(略)

教师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教学设计教案 篇五

教学准备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分数墙直观地建立数学模型,用于分数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找到相等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体会数学知识的互通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分数墙复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对相等分数的初步直观探究。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四、标签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出示“分数墙”,认识“分数墙”

师:仔细观察一下“分数墙”,你看到些什么?

(颜色,每一份大小,里面有几个,??)

2、提出课题:

师:“分数墙”能帮助我们比较分数的大小,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它是我们的好朋友。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墙。

二、 新课探索:

1.探究一:

a) 用分数墙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说说你是怎样利用分数墙比较分数的大小?(在同一行横着看)

(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涂色部分长短的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b)用分数墙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师:现在,你又是怎样利用分数墙来比较大小呢?

(在分数墙上找到上面每组中的2个分数,哪个分数在“墙”的左边,这个分数就大小)

(设计说明:学会用分数墙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的方法)

练习:师:根据刚才的学习,很快比较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大小。

2.探究二:用“分数墙”来计算分数的加减法

1)出示

2)出示:那么这一题又如何思考?

(设计说明:利用分数墙来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练习:

学生练习,说说算理

师: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利用分数墙可以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可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而分数墙还有一个大特点,你知道是什么?

3.探究三:在分数墙上找出相等的分数

1)师:怎样在分数墙上找出相等的分数?

(不同颜色的格子起点和终点都对齐,那么这两个分数就是相等分数。)

2) 师:找一找,有哪些相等分数?

a)学生观察

b)交流,老师板书一些相等的分数。

(设计说明:学会利用分数墙找到相等的分数)

练习:学生用划直线的方法找出相等的分数并写下来。

一、 课内练习:

听故事:小熊们最喜欢吃熊爸爸做的饼。有一天,熊爸爸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熊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熊一块。中熊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 熊爸爸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中熊两块。大熊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熊爸爸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大熊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小熊分到的多? 出示:

3块同样大的饼,

小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到一块;

中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到二块;

大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到三块。

师:你知道哪只小熊分到的多?为什么?(结合分数墙说明这几个分数大小相等)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说分数墙对我们有哪些帮助?

教学设计 篇六

学生分析:

学生刚刚学完1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运算,再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但本课时出现了用表格来呈现信息的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取表格信息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教学时需要适时地加以引导。数学中的算法多样化、估算意识的培养在这节课中也要让学生经历和体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经历估算和计算的过程,了解估算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经历估算

1、假期里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进行了一次套圈比赛,游戏的规则是每人只能套三次,每次套不同的动物。让我们做他俩的啦啦队,猜一猜谁会赢。 (教师出示课件,将笑笑和淘气玩套圈游戏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看完画面后教师接着出示情况统计表。这是淘气和笑笑每一次的分数。你能读懂吗?

学生自由发言,分别说出自己看懂的信息。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呈现套圈游戏情境图,让学生经历从熟悉情境到读懂统计表的过程,而让学生猜测“谁会赢”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2、同学们知道了他们每一次的分数,那你们能根据这些数据估计淘气和笑笑谁会赢吗?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计方法有:

1、根据他们各自的得分估计:笑笑有两次分数都比淘气多,所以是笑笑赢了。

2、按照淘气和笑笑赢的次数来估计。笑笑赢了两次,可淘气只赢了一次。

3、可以根据每一次两人的得分做比较,第一次笑笑落后淘气一分,第二次淘气落后笑笑一分,这样他俩就平了,可第三次是笑笑多,所以是笑笑赢。

4、不会估计可能在计算(用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渗透估算的策略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真倾听能力。]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1、计算淘气的成绩。

(1)除了估算,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呢?

预设:可以先将笑笑三次比赛的分数加在一起,算算共得多少分;再算淘气三次得的分数,就知道谁赢了。

谁能帮助笑笑和淘气列算式呢?

淘气24+29+44= 笑笑23 30 41=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有三个数相加、有两个加号) 揭示课题——连加的计算。

(3)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解决24 29 44=。(每个学生一张作业纸写上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试一试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连加。

预设:

方法一:20 20 40=80,4 9 4=17,80 17=97。

方法二:24 29=53,53 44=97。

方法三:24 44=68,68 29=97。

方法四:还有的学生可能会用竖式方法来计算。(肯定这些学生的做法,并作出针对性评价。)

(4)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准确计算时,竖式也是我们经常用的方法。你们现在愿意用竖式来尝试一下吗?

学生先独立用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投影展示不同的算法。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比较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设计意图:对不同的竖式写法同时展示,让学生先来讲自己的做法,比较各种写法的优势,找出正确、简便的写法,以引导学生掌握简便、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竖式计算时,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呢?(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教师强调:无论用哪种方法进行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哪位满十哪位向前一位进一。

(5)为什么很多同学都喜欢用竖式计算呢?他有什么特点呢?

竖式记录简便,容易计算。

2、计算笑笑的成绩。

你愿意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帮助笑笑算一算共得多少分吗?

学生独立计算再集体订正。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淘气和笑笑谁赢了。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97>94,所以我认为是淘气赢了。

教师小结:大家刚才通过准确计算验证了是淘气赢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使学生在运用准确计算来检验猜想的过程中,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小丽看到淘气、笑笑和我们玩得这么开心,她也来参加了,她前两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两种动物?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算一算。

②学生汇报结果:小鹿和小象,23 47=70;企鹅和白鹅,29 41=70。

③检验算得对吗?先看个位相加,末位是不是0,还得看十位相加是不是得7。

2、小丽三次套了不同的动物,最少可得多少分?最多呢?(能力强的同学可做第二个问题)

学生先口答最少(最多)分要套到什么动物,然后用喜欢的竖式方法笔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这道题对学生来说,不单纯就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这里学生要想进行计算,必须先要考虑什么动物的分最少,什么动物的分最多,然后才能计算,从而培养学生收集、筛选数学信息的能力。

四、实践应用,深化体验

全班同学玩套圈游戏。

我们也来玩一次套圈游戏怎么样?(学生打开教材第76页)规则:在书中圈下你喜欢的小动物并算一算你得多少分。(选择的动物只数不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巩固新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教案设计 篇七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①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感情;

②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③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容;④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习积累词语。

2、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课文内容,体会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父亲的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父亲送礼物及女儿接受礼物的心情。

课前准备:

1、搜集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敬爱、关心父母的故事读一读。

2、回忆父亲关心自己成长的一些生活细节,记录下来。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

1、同学们,课前大家搜集了父母疼爱子女,子女敬爱关心父母的故事,愿意说出来与同学分享吗?

2、读了这些感人的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感情真挚的记叙文――《礼物》(板书课题,齐读)。这份礼物蕴含着怎样的一种情感?我们一起去文中找一找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在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做上批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同桌互读,互评互议,直至读得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

1、这篇课文以“礼物”-自行车为线索,讲述了父女间真挚感人的故事,在叙述顺序上很有特色,你发现了吗?快速浏览课文,请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学习伙伴,然后与你的伙伴交流本文的叙述顺序。

2、具体说说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师板书。

买自行车

忆往事

送车原因

送车

四、默读课文,体验情感。

文中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写上批注。

五、小结。

六、作业:读课文,力争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细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礼物》这篇课文,谁来说说,文中的礼物主要指什么?谁送谁一辆自行车?(贴图片)

二、读中悟。

一)悟女儿接受自行车的心情。

1、同学们,你们接受过父母或亲人的礼物吗?当时心情怎样?可是文中的“女儿”接收礼物却哭了,为什么?请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汇报交流。

3、引导体会(出示课件)

二)悟爸爸为女儿送礼物的心情。

过渡:这样的孩子谁不疼,谁不爱?爸爸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

1、女儿快十五岁了,他对女儿说了什么?

2、当时爸爸会怎么想?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相机学习“插叙”手法。

3、多媒体出示:他隐隐猜出几分。他猜出什么?他是怎么做的?你觉得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4、汇报交流。

三、重温细节。

多媒体出示文中的重要语言。

四、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一定被这个父亲的伟大感动着,也被这个女儿的懂事所折服。请把自己的行为与文中的女儿对照一下,想想自己今后该怎么做?

五、作业。

1、结合课文,理解带点的词。

①他只是一家小工厂的小工人,每月那点可怜的收入,除去父女俩的生活费后所剩无几。

②没妈的孩子真是可怜。

2、把自己印象深的词句抄写或默写在摘录本上。

六、拓展作业。

请试将自己当作文中的“女儿”或“爸爸”写一写这个感人的故事(注意倒叙的写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7篇《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是差异网最开心的事情。

311 9557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