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 教师备课时如何写好详案?-尊龙凯时最新z6com

发布时间:

  无论是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上好一堂课一定是从备好课开始的,写详案则是备好课的基础

  无论是初登讲台的年轻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上好一堂课一定是从备好课开始的,写详案则是备好课的基础。如何写好详案?笔者认为,详案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目标要详,方法要详,过程要详;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三个“设”——设定每个环节的目标、设计每个环节的方法、预设每个环节的过程。

  目标是教与学的“纲”,是教与学的“根”。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一定会设计整堂课的总体目标,但往往不会设计多课时的课时目标、每课时的环节目标。课堂教学的最小单位是教学环节,假如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不明确、不清晰,整节课就会混乱无序、教学低效。

  因此,备课既要备整节课的总体目标,也要备课时目标,更要备环节目标。教师要学会把总体目标分解到各个课时、各个环节中去,非常清晰且明确地知道每个课时的目标是什么,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是什么。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课时目标,抑或是环节目标,都应该做到三点:

  一是目标精准。这是教与学的基础,如果目标不精准,甚至是错误的,即使课堂教学再精彩,课堂效果再出众,也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是目标清晰。一切教学内容要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设计、选择内容。因此,每个环节到底要实现什么目标,务必清晰且聚焦。凡是与目标实现关联不大的,甚至无关的教学内容,要统统去掉,否则很有可能出现“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却讲了”“应该详细讲的简略讲了,应该简略讲的却详细讲了”“应该讲的和不该讲的全讲了”等现象。

  三是目标适当。一堂课的目标不宜过多,一般二三个为好。特别是环节目标,更不宜过多,一般是一环节一目标。若一个环节指向多个目标,往往会导致逻辑混乱、方法杂糅。

  比如,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课文《青蛙卖泥塘》蕴含着“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为了让学生领悟这一深刻道理,笔者设计了三个学习环节——一是整体感知故事大意,二是语言还原动物表现,三是动作探究青蛙行为。同时,每个环节都聚焦一个目标:第一个环节聚焦整体感知故事——在浅显问题的引领下,通过筛选关键信息,感知故事大意,并引入对正文的学习;第二个环节聚焦品读动物语言——品读文章中描写动物们的语句,了解故事中动物们的表现,采用先练习写话、再扮演说话的方式,还原或创设故事情境;第三个环节聚焦感悟青蛙行为——了解青蛙为了卖掉“烂泥塘”做了哪些事,并通过品味“种草”“引水”等语句,特别是对动词的感悟,领悟“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道理。

  其实,这三“性”,有时同属于一个“性”,即方法性——有了多样性,才会有层次性,多样性是层次性的前提;有了层次性,才会生发更多的思维性,层次性是思维性的基础。

  可见,层次性居于多样性与思维性的中间,其作用至关重要,主要包含逻辑层次、内容层次、能力层次、思维层次等。这既呈现过程与方法,也体现条理与思维,且一般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等规律。

  具体来说,层次性就是将那些学习难度较大、思维层次较高、对学生来说很难一步到位的内容,分成若干个有阶梯性的环节,逐步实现目标。

  教学设计注重层次性不仅是为了降低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提供学习的支架或思维的路径——围绕中心、主题或目标,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地加深、不断地巩固,让头脑想得到、让能力够得着、让思维看得见、让学习摸得着、让学生做得到。

  比如,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课文《竹节人》,学习任务之一就是设计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如何设计这个教学环节比较好?

  步骤1:仔细观察课文中“竹节人”的插图,联系生活常识与经验,想一想,为这样一个“竹节人”撰写制作指南,需要写清楚哪些方面的内容?

  步骤2:根据以上思考,结合课文插图,对照课文内容,推断制作竹节人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有哪些?

  步骤3:从文本中筛选关键信息,融入材料与工具,理清制作步骤或流程,并以“非连续性文本——表格”的形式完成制作指南的设计。(见下表)

  预设每个环节的过程就是预设师生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的预设主要涉及问题的问答,特别是问题的回答。

  一是预设可能的回答。写详案需要预设学生对于问题可能给出的答案。教师预设时要站在学生的视角思考,要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学生已有知识、所处阶段、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判断。同时,教师还要站在问题设计的视角,基于对交流话题的解析,准确地对可能出现的答案进行梳理。

  二是预设多元的回答。学生针对某个问题的回答有时不一定是惟一的,因此教师还要预设多元的回答。由于学生学情不同,有时即使只有惟一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学生往往也会给出多元答案,这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回归惟一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

  三是预设错误的回答。学生的回答有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教师还要预设学生可能给出的错误的回答,并分析这些错误回答出现的原因,以便在课堂上及时正确引导学生。

  预设每一个环节的过程还要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一篇优秀且详细的教学设计的完成过程,至少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上课前的设计过程,这个设计过程就是在解读教材、梳理思路、设计预设;第二个阶段是下课后的反思过程,这个反思过程就是在复盘思路、深入教材、整理生成。

  备课时预设师生的互动交流,下课后还原师生的对话生成,通过比较预设与生成,分析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有哪些,以及相同之处多、还是不同之处多……这种设计预设与还原生成的过程也是深入解读教材的过程,更是培养教材解读能力的过程。

  总之,写详案应从可能与确定、惟一与多元、正确与错误三个维度进行全面预设,再从预设到生成、课前到课后,备课到反思三个过程进行全面思考,这样的备课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王干,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外国语教育集团荔园外国语小学(水围)副校长、校区负责人。福田区督学、福田区骨干教师,深圳市教育科研骨干,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

305 14154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