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教案【优秀9篇】-尊龙凯时最新z6com

发布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9篇《离子反应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差异网将不胜荣幸。

离子反应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2、能熟练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会由离子反应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4、会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去理解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努力进取的优良品质。

3、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指导阅读]课本第16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提问]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回答]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出现之一者才能发生。

例:(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2、baso4、agcl等。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h2s、co2、so2等。caco3 2hcl=cacl2 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naoh+hcl=nacl+h2o

[提问] 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时,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回答] 离子浓度减小。

[板书]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即要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

[练习] 1、判断下列离子反应能否发生,说明理由。

(1)、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 (2)、碳酸钙和硝酸银溶液

(3)、硫化氢气体通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4)、碘水和溴化钠溶液混合

2、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a、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2— =cus↓ so42—

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 cl— =agcl

c、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 2h =ba2 h2o co2↑

d、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2fe3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oh— =h2o

[板书]六、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讲述]能否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关键在于能否选准方程式中各离子对应的物质,现将有关规律总结如下:离子方程式中如有h+存在,应选择强酸,但要注意同时有还原性离子存在,不要选用hno3(如2h++s2-=h2s↑);如有oh-,应选择可溶性强碱;如有酸根离子,一般应选择钾、钠、铵盐;如有金属阳离子,一般选择强酸盐。

[板书] h+——强酸

oh-——可溶性强碱

酸根离子——钾、钠、铵盐

金属阳离子——强酸盐

[练习]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1)2h++s2-=h2s↑ (2)co32- 2h =h2o co2↑

(3)cu2 2oh—=cu(oh)2↓ (4)zn 2h =zn2 h2↑

[过渡]接下来讨论本节最后一个问题,有关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板书]七、关于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讲述]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反之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离子不能共存。

[练习] 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a na 、hs-、cu2 、cl- b hs-、na 、oh-.k c k 、mno4-、cl-、h

d h 、cl-、na 、so32- e k 、s2-、cl-、na f k 、so42-、so32-、h 、

[拓展]1、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 与co32-、so32-、s2-、hso3-、hco3-、hs-等不能大量共存;

2、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如ag 与cl-;ba2 与co32-、so32-等;

3、因生成难电离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h4 与oh-等;

4、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与s2-、i-等。

5、受酸碱性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如弱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在。

[练习]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c

a.ph=1的溶液中na ,s2―,k ,mno4―

b.ph=7的溶液中al3 ,cl―,so42―,hco3―

c.ph>10的溶液中na ,alo2―,so42―,k

d.ph=0的溶液中fe2 ,clo―,na ,k

[布置作业] p19习题五、六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篇二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

(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讲授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适时地进行实验来探究以及观看实验视频来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

难点:电离,用物质结构解释电离。

五、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问题:教材结合生活常识,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积极思考,探究,发言为什么会有触电现象。

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回顾初中知识:水导电吗?什么是导电物质?什么不是?

根据所学内容,学生

通过初中知识的回顾,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基于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

解释: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

学生听讲

引出下面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1.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

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小灯泡都不发光,总结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

①认识物质的导电性,②引出电解质的概念,③为学习电离的概念提供实验证据。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总结导电原因: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学生通过理解导电原因,更好记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验证等探究过程,建立微观模型,从而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通过电离概念建立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纳物质中用图示表示,并举例说明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

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理解

解决问题:回顾ppt第一页的问题,解释为什么会触电?(提示学生人的汗液组成分是氯化钠)

回答: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引出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而固体不能

提问: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钠能导电

学生思考

讲解: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是不能随意移动,一定受到某种作用相互束缚;而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独立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微观机理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思维。

引出电离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写出电离方程式,讨论氯化钠溶液和熔融氯化钠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

概念: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

电离方程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法和实验探究以及运用多媒体,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也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探索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

离子反应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布骤。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电离、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方法:

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下列物质中:①ch3cooh ②hcl ③naoh ④hno3 ⑤cu(oh)2 ⑥agcl

⑦na2co3 ⑧c2h5oh ⑨h2o ⑩fe ⑾so2 ⑿石墨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4)在溶液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

答案:②③④⑥⑦(2)①⑤⑨(3)⑧⑾(4)②③④⑦

因电解质溶于水后可电离成离子,所以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下面我们来学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请四位同学分别做实验:

①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②硫酸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③硫酸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

④硝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①分别发生什么现象?

②三支试管中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怎样形成的?(请同学写化学方程式)

③这三支试管里澄清溶液中有什么离子?这些离子在发生反应前后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

用实验证明实验①中cu2 和cl-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从现象分析本质。

(ba2 so42- = baso4↓)

2、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我们如何书写这些离子方程式呢?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实验一为例)

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baso4↓+cucl2

②改:易溶的强电解质改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cu2++so42-+ba2++2cl-=baso4↓+cu2++2cl-

③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ba2 so42-= baso4↓

④查: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fe fe3 =2 fe2 ”这一离子方程式正确吗?

不正确,虽然是质量守恒,但不满足电荷守恒。

书写四步中,“写”是基础,“改”是关键,“删”是途径,“查”是保证。

应该改写成离子形式的物质:

a、强酸:hcl、h2so4、hno3等

易溶于水、易b、强碱:koh、naoh、ba(oh)2。ca(oh)2是微溶物,一般在反应物中

电离的物质存在于溶液中,写成离子形式,而为生成物时一般是沉淀,写沉化学式。

c、可溶性盐:请学生课后复习溶解性表。

仍用化学式表示的物质:

a、难溶的物质:cu(oh)2、baso4、agcl等

b、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

c、气体:h2s、co2、so2等

d、单质:h2、na、i2等

e、氧化物:na2o、fe2o3等

这三个反应的反应物不同,为什么能生成同一种物质,并能用同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同学们由此受到什么启发?

小结后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4、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意义:

①揭示离子反应的实质。

②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为什么实验四中的复分解反应不能进行?

上述ba2 so42-= baso4↓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可溶性钡盐(如bacl2、ba(no3)2)与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的一类反应。ag cl— = agcl↓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agno3溶液与可溶性盐酸盐(如bacl2、nacl)的一类反应。

hco3— oh— = co32— h2o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中和反应是一种特殊的复分解反应,以naoh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和koh溶液与硫酸的反应为例,分析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oh-=h2o,酸电离出来的h 与碱电离出来的oh-结合成弱电解质h2o。

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②向氨水中通入氯化氢

③氧化铜粉末加入稀硫酸

④铁屑放入硫酸铜溶液

分析同学们的书写正误,强调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改写。

请同学们写符合cu2 2oh- = cu(oh)2↓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离子反应教案 篇四

课题: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

2、 了解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3、 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教学内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第一课时)

书写电离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时能发生电离成为自由移动的离子,那么它们在溶液中参与化学反应时,与所形成的离子有没有关系呢?

第五节、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

硝酸银溶液分别与盐酸、氯化钠、氯化钾溶液混合。

学生观察并回答现象。

实验中尽管反应物不同,为什么会产生同一种沉淀?

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

一、离子反应

下列反应那些属于离子反应:

⑴ 氧化铜和西硫酸溶液

⑵ 锌投入到盐酸中

⑶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混合

⑷ 氢气还原氧化铜

关键:① 在溶液中进行(或熔融)

② 有离子参与

溶液中离子之间是如何进行反应的呢?我们能否用一种式子表示离子间的反应呢?请大家阅读课文,讨论回答有关问题。

1、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 so42-=baso4↓?

2、 na2so4 bacl2=baso4 2nacl

ba2 so42-=baso4↓

两个反应式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样?

3、 表示哪一类物质间的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

1、 定义

2、 含义:表示一类反应

如果给我们一个化学反应,怎样书写它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呢? p58,内容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1、写方程 2、改离子 3、去相同 4、查守恒

书写下列离子方程式:

1、 氢氧化钡和硫酸铜溶液混合

2、 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3、 氯气通入水中

4、 硫化氢通入硝酸铅溶液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同学们应特别注意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大家应根据四步书写法多练习,做到熟练掌握。

《基础训练》p40、9题。

离子反应教案 篇五

离子反应考点要求:

1.离子共存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是每年必考的题型。今后命题的发展趋势是:

(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c(h )=1×10-4mol·l-1 的溶液中……”。

2.离子方程式的正误书写也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

(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有量的限止的离子方程的书写或正误判断也是近几年考查的重点内容,也是这部分的难点。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为主,而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约占15%;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如na与h20的反应、fe与盐酸或稀h2s04的反应自1992年以来分别考过多次。

(4)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预计今后的考题还会保留。

重点、难点:

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有量限止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判断正误是本节的难点

基本概念:

1、离子反应、电解质、非电解质、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类型:

n 离子互换的非氧化还原反应:当有难溶物(如caco3 难电离物(如h20、弱酸、弱碱)以及挥发性物质(如 hcl)生成时离子反应可以发生。

n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氧化剂和还原剂越强,离子反应越完全

n 注意点:离子反应不一定都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n 如实验室制氨气 (nh4)2so4 ca(oh)2 稢aso4 2nh3↑ 2h2o

h2s气体的检验 pb(ac)2 h2s=pbs↓ 2hac (注:pb(ac)2可溶于水的盐的弱电解质)

(2)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

l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l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l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l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注意点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一定浓度的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可能比较稀的强酸溶液强。

③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如hcl、hn03、h2s04)、强碱(如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如nacl、 mgcl2、k2s04、nh4c1)及所有的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如ch3cooh)、弱碱(如nh3·h20)、中强酸 (如h3po4 ),注意:水也是弱电解质。

④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

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3)离子方程式: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使用环境:离子程式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才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即:

2nh4cl(固) ca(oh)2(固)稢acl2 2h2o 2nh3 ↑

(2)单质、氧化物在离子方程式中一律写化学式;弱酸(hf、h2s、hcl0、h2s03等)、弱碱(如nh3·h20)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03、bas03、fes、pbs、bas0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如:

co2 2oh-=co32- h2o cac03 2h =co2↑ h20 ca2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如nahs0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so3- h =so2↑ h2o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04溶液中加入agno3 ,溶液:2ag so42-=ag2s04 ↓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02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中:co2 ca2 2oh-=caco3 ↓ h2o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悬浊液或固态时,应写成化学式。如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03溶液:ca(oh)2 co32-=caco3↓ h2o 。

(5)操作顺序或反应物相对量不同时离子方程式不同,例如少量烧碱滴人ca(hc03)2溶液,有

ca2 hco3- oh-=caco3 ↓ h2o

少量ca(hc03)2溶液滴人烧碱溶液(此时naoh过量),有

ca2 2oh- 2hco3- =caco3↓ co32- 2h2o

1.离子共存问题

(1)“不共存”情况归纳

①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沉淀析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形成bas04、cas04、h2si03、ca(oh)2、mgs03、mgc03、 pbcl2、h2s04、ag2s04等。

②离子之间相互结合呈气体逸出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 与s2-、hco3-、so32-、hso3-和oh-与nh4 等,由于逸出h2s、c02、s02、nh3等气体或s2-变成hs-,co32-变成hco3-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弱电解质时不能大量共存。如:h 与ch3coo-、oh-、po43-等离子,由于生成 ch3cooh、h20、hpo42-、h2po4-、h3p04而不能大量共存。

④离子之间发生双水解析出沉淀或逸出气体时不能大量共存,如al3 与alo2-、fe3 与hco3- 、al3 与hs- 、s2-、hco3-、co32-等离子。

⑤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与s2-、fe3 与i-等。

⑥离子之间相互结合成络离子时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与scn-生成2 ,ag 、nh4 、oh-生成 ,fe3 与c6h5oh也络合等

(2)离子在酸性或城性溶液中存在情况的归纳。

①某些弱碱金屑阳离子,如:zn2 、fe3 、fe2 、 cu2 、al3 、nh4 、pb2 、ag 等。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oh-则促进水解生成弱碱或难溶的氢氧化物。故上述离子可和h (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oh-(在碱性溶液中)共存。但有no3-存在时的酸性溶液, fe2 等还原性离子不与之共存。

②某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s-等可和酸发生反应,由于本身是酸式酸根,故又可与碱反应,故此类离子与h 和oh-都不能共存。

③某些弱酸的阴离子,如:ch3coo- 、s2-、co32-、 po43-、alo2-、so32-、clo- 、sio32-—等离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有h‘则促进其水解,生成难电离的弱酸或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所以这些离子可和oh-(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不能与h (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

④强酸的酸根离子和强碱的金属阳离子,如:cl-、 br- 、i-、so42-、no3-、k 、na 等离子,因为在水溶液中不发生水解,所以不论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都可以大量共存。但so42-与ba2 不共存。

⑤某些络离子,如 ,它们的配位体能与h 结合成nh3 2h =ag 2nh4 ,所以,它们只能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可与oh-共存,而不能与h 共存。

分析:“共存”问题,还应考虑到题目附加条件的影响,如溶液的酸碱性、ph值、溶液颜色、水的电离情况等。

离子反应教案 篇六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

2、能熟练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3、会由离子反应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4、会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总结概括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去理解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努力进取的优良品质。

3、使学生学会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本第16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举例说明。

复分解反应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必须在生成物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出现之一者才能发生。

例:(1)生成难溶物质,如cu(oh)2、baso4、agcl等。cuso4+bacl2=baso4↓+cucl2

(2)生成气态物质,如:h2s、co2、so2等。caco3 2hcl=cacl2 h2o co2↑

(3)生成难电离物质,如弱酸、弱碱、水等。naoh+hcl=nacl+h2o

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时,离子浓度如何变化?

离子浓度减小。

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水等),即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2、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取决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即要依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判断。

1、判断下列离子反应能否发生,说明理由。

(1)、硝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混合 (2)、碳酸钙和硝酸银溶液

(3)、硫化氢气体通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4)、碘水和溴化钠溶液混合

2、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对不正确的指明原因

a、硫酸铜溶液与硫化钾溶液反应:cuso4 s2— = cus↓ so42—

b、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ag cl— = agcl

c、碳酸钡放入稀盐酸中:baco3 2h = ba2 h2o co2↑

d、铁片放入稀盐酸中:2fe 6h = 2fe3 3h2↑

e、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 oh— = h2o

六、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能否将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关键在于能否选准方程式中各离子对应的物质,现将有关规律总结如下:离子方程式中如有h+存在,应选择强酸,但要注意同时有还原性离子存在,不要选用hno3(如2h++s2-=h2s↑);如有oh-,应选择可溶性强碱;如有酸根离子,一般应选择钾、钠、铵盐;如有金属阳离子,一般选择强酸盐。

h+——强酸

oh-——可溶性强碱

酸根离子——钾、钠、铵盐

金属阳离子——强酸盐

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

(1)2h++s2-=h2s↑ (2)co32- 2h = h2o co2↑

(3)cu2 2oh—=cu(oh)2↓ (4)zn 2h = zn2 h2↑

接下来讨论本节最后一个问题,有关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七、关于离子大量共存问题:

离子共存是指离子之间不能发生离子反应。反之如离子之间发生反应则离子不能共存。

判断下列各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a na 、hs-、cu2 、cl- b hs-、na 、oh-.k c k 、mno4-、cl-、h

d h 、cl-、na 、so32- e k 、s2-、cl-、na f k 、so42-、so32-、h 、

1、因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h 与co32-、so32-、s2-、hso3-、hco3-、hs-等不能大量共存;

2、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如ag 与cl-;ba2 与co32-、so32-等;

3、因生成难电离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h4 与oh-等;

4、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fe3 与s2-、i-等。

5、受酸碱性环境的影响而不能大量共存。如弱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存在;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存在。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下能大量共存的是c

a.ph=1的溶液中na ,s2―,k ,mno4―

b.ph=7的溶液中al3 ,cl―,so42―,hco3―

c.ph>10的溶液中na ,alo2―,so42―,k

d.ph=0的溶液中fe2 ,clo―,na ,k

p19习题五、六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篇七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的区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奠定高中阶段化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电解质的概念、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

四、教学过程

〔引入〕物理学上,根据能否导电,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习电解质及其相互间反应的知识,对于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电解质的问题。 〔讨论〕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概念: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凡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分析:

1、强调关键字。

2、强调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讨论1: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那些是非电解质?

稀硫酸、氯化氢气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碳酸钙、铜、石墨、氧化镁固体、甲烷、蔗糖、酒精、葡萄糖。

小结:化合物:

1、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酸、碱、盐和许多金属氧化物。

2、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如蔗糖、酒精等。

讨论1:二氧化碳、氨气是否电解质?强调电解质必须自身电离而导电。

讨论2: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

注: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电解质:

一看:是不是化合物;

二看:是不是导电;(熔化或水溶液中)

三看:是不是自身电离。

〔问题〕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导电能力都相同吗?(引出强弱电解质)

(二)强、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小结] 电解质的分类:

1、强电质(全部电离)

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碱:如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

弱酸:如h2s、h2co3、ch3cooh

弱碱:nh3·h2o、cu(oh)2

其它:h2o:讨论3:baso4、caco3、agcl等难溶于水的盐是否属电解质?ch3cooh易溶,是否属强电解质?

解答:baso4、caco3、agcl虽然难溶,但溶解的极少部分却是完全电离,所以它们为强电解质。ch3cooh不能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

思考: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导电能力是否相同呢?

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主要因素:

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练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浓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稀溶液的强。

(2)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3)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的多。

讨论4: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p30页)

酸、碱、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物质溶于水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讨论:金属导电与电解质导电有何不同?

课堂小结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判断电解质要”三看”

3、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4、电离

第二节《离子反应》课堂测评训练题

练习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c.在熔融或溶解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在熔融和溶液的状态下都能导电的化合物

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但溶于水后生成物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a.金属钠

b.液氯

c.三氧化硫

d.乙醇

3.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磷酸

b、蔗糖

c、醋酸

d、硫酸钡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离子的是

a、kclo3溶液

b、mgcl2溶液

c、液态hcl d、nacl晶体

5.下列物质中全部都是弱电解质的是

a.ch3cooh、c2h5oh、nh3·h2o

b.hcl、koh、nahco3

c.ch3cooh、h2o、nh3·h2o

d.baso4、caco3、hno3

6.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导电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固态氢氧化钠

b、液态氯化镁

c、氯化钠溶液

d、镁

7.把各组中的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的是

a.c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

b.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nh3通入ch3cooh溶液中

d.nh3通入盐酸中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三氧化硫溶液能导电,所以三氧化硫是电解质

9.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① naoh ② nh3·h2o ③ agcl ④醋酸⑤nahco3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10.下列叙述中能说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a.熔化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弱

c.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与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d.不是离子化合物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离子反应教案 篇八

(一)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含义

教学方法:设疑、实验、讨论、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引言]上节课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进行分类的,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反应。

[板书]第二节离子反应

[设问]①根据初三所学知识,哪些物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呢?

②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检验这些物质是否电离?

③它们电离过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分析得出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练习]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hcl气体、ca(oh)2固体、kno3固体、co2、hg、nh3、koh溶液、金刚石、石墨、蔗糖、酒精、硫、铝

由上答案分析出非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学生讨论出答案后,师生共同小结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2)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如: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是由于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h2co3、h2so3能导电,所以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溶解度太小,测不出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

[设问]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

[板书]二、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1、电解质溶液导电原因

(引到学生回忆初中所讲的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能导电的原因)

[学生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当与直流电源接通后,离子发生了定向移动并在两极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电流。

[设问]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p14实验1-1

让学生观察,讨论五种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它们的导电能力不相同。

[板书]2、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

[分析总结]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离子的多少(离子的浓度大小)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当溶液的体积、浓度以及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单位体积内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从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水中溶解时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板书]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比如:强酸、强碱、大多数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学生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之后对强、弱电解质进行进一步比较,并完成下表。

强调:(1)典型的强、弱电解质要熟记。

(2)baso4、agcl等难溶于水,熔化或熔于水的部分是全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3)强、弱电解质的根本区别是全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而不是通过熔液的导电性强弱来确定。

[板书]3、电解质熔液的电离

[设问]请写出hcl、kcl、al2(so4)3、bacl2、nahso4、nahc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板书]hcl=h++cl-kcl=k++cl-al2(so4)3=2al3++3so42-

bacl2=ba2++2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强调:hco3-、so42-、oh-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总结]强酸:如hcl、h2so4、hno3

强电解质强碱:如koh、naoh、ba(oh)2

电(全部电离)大多数盐:如:nacl、agno3

解弱电解质弱酸:如h2s、h2so3、ch3cooh

质(部分电离)弱碱:如nh3h2o、cu(oh)2

水:h2o

[布置作业]p18习题一、1习题四

离子反应教案 篇九

1、离子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实验分析

1、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钠溶液

2、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ml稀氯化钡溶液

(2)离子反应的概念

电解质溶液的反应实质上就是电离出的某些离子之间的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离子反应不一定所有的物质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但至少有一种物质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2、离子方程式

(1)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________________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步骤:“写、拆、删、查”。

“写”: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拆”: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其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出现;如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写化学式:如单质、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物质)、氧化物、非电解质、多元弱酸酸式根(如hco3-、hso3-、hs-)等。

“删”: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即没有参加反应的离子。

“查”:检查两边_______和________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沉淀符号,气体符号等。

注意事项:

①只有离子反应才能写出离子方程式。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虽然反应物都是电解质,但此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两种物质都没有电离出离子,即此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另浓硫酸、浓磷酸与固体的反应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若是澄清溶液写离子符号,若是悬浊液写化学式。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一般写成化学式(标↓)。

③氨水作为反应物时写成nh3h2o;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浓度很大时,可写nh3(标↑)。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①注意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如铁与稀硫酸反应写成2fe 6h =2fe3 3h2 ↑就不符合客观事实。

②注意看离子反应中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即离子方程式两边的原子个数和电荷均应相等。如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的反应写成fe ag =ag fe2 是错误的,因为电荷不守恒,而应写成fe 2ag =2ag fe2 。

③注意看离子反应中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写成co32- 2h =co2↑ h2o是错误的,因为caco3不能拆成cu2 和co32-。

④注意看离子反应是否漏掉反应的离子。如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写成

ba2 so42- =baso4↓是错误的,漏掉了cu2 和oh-的离子反应。

⑤注意看离子反应中离子配比是否正确。如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恰好中和写成

h so42- ba2 oh-=baso4↓ h2o是错误的,应写成2h so42- ba2 2oh- =baso4↓ 2h2o。

⑥注意看离子反应的反应用量。如“过量”“少量”“等物质的量”“适量”“任意量”等。如少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写成co2 oh - = hco3-是错误的,这个离子方程式是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应写成co2 2oh - = co32- h2o。

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反应前后离子的种类发生变化。我们所学过的离子反应有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两种类型。

(1)复分解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对于在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由于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难溶物或水中的一种产生,才能使反应物的某些离子浓度减少。所以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气体、难溶物或难电离物质(如水)中的一种产生。

(2)置换反应

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也属于离子反应。如锌与硫酸铜溶液混合,硫酸铜溶液中电离出的铜离子会减少,其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单质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单质(k、ca、na除外)可以把后面的金属元素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金属单质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单质可以把酸中的氢元素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4、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能发生离子反应的不能共存

①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 和so42-、ag 和cl-、ca2 和co32-、mg2 和oh-等

②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co32-、hco3-、so32等

③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 和oh-、ch3coo-,oh-和hco3-等。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2)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

①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常见有色离子有:fe2 (黄色)、fe3 (浅绿色)、cu2 (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

②酸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 ,如oh-、co32-、 hco3-、 so32- 、 hso3- 、 s2- 、hs- 等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

③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oh-,如h 、cu2 、fe3 、al3 、mg2 、nh4 、弱酸酸式根(hco3-、hso3-、hs-)等在碱性不能大量存在。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9篇《离子反应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305 44796
网站地图